採礦

Lex專欄:中國礦商議價能力不夠

由於礦藏的分散分佈以及地方保護主義,中國礦企無法完成行業整合,這導致中國礦企規模太小又太過分散,無法與世界最大礦商競爭,也削弱了在海外投資的能力。

儘管已十分富有,中國依然面臨一個靠錢解決不了的問題——中國需要依賴世界最大礦企滿足自身資源需求。雖然中國擁有許多資源,但還沒有哪家礦企有能力向必和必拓(BHP Billiton)、力拓(Rio Tinto)和淡水河谷(Vale)發起挑戰。因此,最近鐵礦石價格達到16個月高位時,中國政府被激怒了。上週,中國最高經濟規劃機構指責世界最大礦商操縱鐵礦石價格。

儘管經濟成長在放緩,但中國的資源需求仍然十分巨大。中國人口城市化率剛超過五成,而巴西則已超過80%。《中國投資參考》(China Confidential)估計,以當前人口流入城市的速度計算,今後十年中國需要在擴建現有城市的基礎上新建1000座城市。這將導致中國的鋼消耗強度依然有上升空間。因此,瑞典原材料集團(Raw Materials Group)預計,到2030年中國對鐵礦石的需求將差不多翻一番,達到19億噸。

然而,與由少數幾家國有巨擘把持的石油行業不同,中國擁有成千上萬的採礦企業。以中國最大的鐵礦石生產企業鞍鋼爲例,去年其產量僅爲必和必拓1.61億噸的十分之一。中國廣泛分佈的礦藏和地方保護主義阻礙了採礦業的整合進程。沒錯,中國的鐵礦石儲量足以滿足自身30%的需求,但由於礦石品位較低,因此提煉成本是世界最大礦企的兩倍以上。只有鐵礦石價格維持在每噸100美元以上,才能保證中國的規模較小的採礦商不至於倒閉。

您已閱讀82%(586字),剩餘18%(13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