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曉傑文章檔案
登錄
註冊
我的賬戶
登出
搜尋
關閉
搜尋
FT中文網
Menu
首頁
首頁
FT中文網首頁
特別報導
「新四大發明」背後的中國浪潮
與FT共進午餐
西門子·智慧城市羣
未來生活 未來金融
高階訂閱
標準訂閱
熱門文章
一週
一月
季度
一年
會議活動
市場活動
FT商學院
FT電子書
職業機會
FT商城
日經中文網精選
中國
中國
頻道首頁
政經
商業
金融市場
股市
房地產
社會與文化
觀點
全球
全球
頻道首頁
美國
英國
亞太
歐洲
美洲
非洲
經濟
經濟
頻道首頁
全球經濟
中國經濟
貿易
環境
經濟評論
金融市場
金融市場
頻道首頁
股市
外匯
債市
大宗商品
金融市場數據
商業
商業
頻道首頁
金融
科技
汽車
地產
農林
能源
工業和採礦
航空和運輸
醫藥
娛樂
零售和消費品
傳媒和文化
創新經濟
創新經濟
頻道首頁
人工智慧
大數據
網路
新能源與新交通
其他
區塊鏈與數位幣
教育
教育
頻道首頁
學前教育
中小學與國際學校
高等教育與海外留學
商業與職場教育
教育改革與創新
觀點
觀點
頻道首頁
Lex專欄
專欄
分析
評論
社評
書評
讀者有話說
管理
管理
頻道首頁
FT商學院
職場
領導力
財富管理
人物
生活時尚
生活時尚
頻道首頁
樂尚街
美食與美酒
藝術及文化活動
品味
旅行
生活話題
藝術與娛樂
消費經
影片
影片
頻道首頁
政經
產經
金融
文化
FT看見
音訊
音訊
頻道首頁
麥可林學英語
BoomEar藝術播客
一波好書
音樂之生
i聽粉
每日英語
每日英語
頻道首頁
雙語閱讀
FT英語速讀
原聲影片
FT英語電臺
音樂之生
麥可林學英語
每日一詞
換腦ReWired
換腦ReWired
頻道首頁
登錄
註冊
我的賬戶
會員訂閱
兌換中心
郵件訂閱
我的關注
我的評論
我的收藏
我的銀行卡
登出
關注我們
WeChat公衆號
新浪微網誌
X
Facebook
LinkedIn
工具
移動應用大全
會員訂閱
兌換中心
郵件訂閱
我的關注
我的評論
我的收藏
我的銀行卡
RSS
房地產
關注
開啓第三次房改,構建健康可續房市新範式
沈曉傑:構建房市新範式、開啓第三次房改,不僅能根本上清除中國經濟面臨的最大「地雷陣」,且還可使衆多大中城市的房價負擔失去滋生的土壤。
2022年5月6日
房地產
關注
放開城裏人到鄉村居住,打造城鄉雙贏之道
沈曉傑:按照現代化規律和國際慣例,當一個國家現代化發展和城鎮化率達到70%,都市病和鄉村空心化都集中顯現之時,逆城市化就會應運而生。
2022年4月15日
房地產
關注
多管道合作建房,打造百姓買得起的平價房
沈曉傑:無論從中國解決住房問題的歷史傳統,還是發達國家成功的國際慣例,合作建房模式不僅是世界性的潮流,更是化解住房矛盾的重要的有效手段。
2022年3月17日
房地產
關注
高房價和平價國民住宅,誰更能成支柱產業
沈曉傑:只有選擇正確房地產市場和住房供應模式,中國城鎮居民的住房消費需求和市場的發展,纔會有空前超常發展,才能真正成爲國民經濟強大的支柱產業。
2022年3月3日
房地產
關注
城市居民該不該享有「宅基地」?
沈曉傑:「找回市民的宅基地」,絕不是什麼過分要求或權利過度主張,它是城市居民根據憲法的賦予,依憲依法對城市全民所有的土地享有佔有和使用的權利。
2022年2月15日
房地產
關注
沒有剛性指標,房住不炒樓市健康就是空談
沈曉傑:沒有量化的標準,沒有剛性的指標,任何房地產的調控政策和住房保障體系,就會陷入「空中樓閣「的境地。
2022年1月24日
房地產
關注
居住福利和體面住房是國民權利而非恩賜
沈曉傑:對中國人而言,居住福利是最大的「民心工程」,也是民生問題上的最大政治。國泰民安基礎在安居樂業,而安居樂業的基石則在於更好居住福利。
2022年1月11日
房地產
關注
房地產稅能換來房地產健康的長效機制?
沈曉傑:構建健康和可持續發展的房地產市場和住房供應,單靠新增房地產某一新稅難以奏效,最需要開闢的是多元化多路徑幾條腿發展的新範式。
2021年12月30日
房地產
關注
從貧富極化到共同富裕,房市新模式之本
沈曉傑:多體制多元化發展,而不是某一種模式的「單打獨鬥」,才能構建能滿足全體國民住房需求、更加健康持久的房地產市場和住房供應。
2021年12月16日
中國樓市
關注
「恆大們」爆雷,倒逼房市和住房供應新範式
沈曉傑:當今中國房地產市場,正處在極爲關鍵的十字路口,是繼續「穩定高房價」,還是重新構建符合中國國情的房地產市場和住房供應新模式。
2021年12月6日
中國經濟
關注
中國城鄉空間要互爲開放,「結對」締造雙贏
沈曉傑:破除二元結構實現中國城鄉一體化,是一個系統宏大的工程,僅從空間關係上,中國的城鄉之間互爲開放有哪些舉措可以「先行先試「?
2021年4月20日
中國經濟
關注
藏糧於技發展植物工廠,中國應借科技增地
沈曉傑:智慧農業植物工廠帶來的「革命性影響」,不僅是現代化農業生產方式的鉅變,更帶來了對現有土地政策的反思。
2021年3月29日
中國經濟
關注
重塑糧食安全觀,農民富裕高於「過度安全」
沈曉傑:沒有任何時候比現在更需要在維護好糧食安全同時,更多的關注農民的富裕和土地的效益;讓農民通過土地生財獲得更多財產性收入。
2021年3月9日
中國經濟
關注
“18億畝紅線」不能掣肘中國鄉村現代化
沈曉傑:中國政府要爲填補鄉村「空心化」的「新鄉民」提供優化設計的「騰老換新,升級換代」全新鄉村承載平臺,地從何來?
2021年2月25日
農村
關注
鄉村去鐵鏽化:不唯農才能實現價值多元化
沈曉傑:中國鄉村要去鐵鏽化和真正實現現代化,必須丟棄「唯農化」。歷史和現狀都要求我們,必須對當今三農治理模式和農村改革範式做徹底的反思。
2021年1月21日
中國城鎮化
關注
高鐵和遠距辦公造就遠離都心和小城鎮化
沈曉傑:小城鎮如何才能成爲大都市疏解人口和新市民進入、提高中國城鎮化率和基本實現現代化的主戰場呢?
2020年12月30日
2020年度報告
關注
「十四五」城鎮化,開啓中國小城鎮時代
沈曉傑:合理控制大城市人口密度和規模、以加快小城鎮發展來提高新型城鎮化,已成共識,「十四五」中國城鎮化發展,小城鎮必將擔當起歷史重任。
2020年12月21日
經濟解讀
關注
誰能爭得上海都市圈一體化兆級蛋糕?
沈曉傑:長三角一體化只有從上海都市圈破題,才能使國家的宏偉戰略,迅速轉爲民衆、企業和政府同心協力的巨大行動。那麼上海都市圈該如何劃分?
2020年6月16日
中國經濟
關注
啟用長三角一體化,從上海都市圈破題
沈曉傑:在長三角一體化實施上,一大問題就是「官熱民冷」。如何塑造一個公衆都感興趣、利益影響面大的戰略目標尤爲重要。
2020年6月7日
鄉村現代化
關注
鄉村現代化:中國發展最大底牌
沈曉傑:中國大力推廣實施鄉村現代化,至少能爲未來提供逾200兆的天量市場,這是不可忽略歷史機遇和最佳發展路徑,也是不受制於人的最大底牌。
2019年4月18日
中國鄉村
關注
誰能扛起再造中國現代化的重任?
沈曉傑:中國鄉村的空心化、貧窮化和邊緣化,恰恰爲中國下一步的現代化發展,提供了足夠的空間和發展的潛力。
2019年1月20日
中國農村改革
關注
中產階級和十萬億級產業:鄉村振興加速器
沈曉傑:中國應該打破城市流向鄉村的諸多門檻,允許城市上億人次的中產階級到鄉村田園自由生活和創業發展。
2018年8月12日
中國農村改革
關注
開啓中國農村改革2.0版
沈曉傑:要真正實現鄉村振興的高質量發展,就應不拘泥於舊有的三農治理模式,突破就農治農的改革套路,下決心創造新的農村改革範式。
2018年8月1日
改革開放
關注
中國農村改革失敗了嗎?
沈曉傑:爲什麼中國改革開放40年後,最早發起中國改革的農村,幾十年後反而拖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後腿?
2018年7月26日
上山下鄉
關注
「騰老換青」緩解大都市的城市病
沈曉傑:疏解過度擁擠的一線城市人口的關鍵在於,究竟選擇怎樣的方式和方法,才能使市民以樂意和自願方式,按照城鄉發展和市場的規律自行疏解。
2018年3月22日
養老
關注
如何破解中國式養老困境?
沈曉傑:在政府不能完全依靠、兒女又指望不上的背景下,互幫互助型的抱團養老,將成爲養老羣體可依賴和選擇的養老模式。
2018年3月19日
中國農村
關注
鄉村振興,希望在城市中產階級
沈曉傑: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最大難題是農村空心化,而該戰略最大的潛力和支撐在城市,最有希望的羣體,是城市退休養老的中產階級。
2018年3月16日
2017中國兩會
關注
中國樓市該不該「因城施策」?
沈曉傑:近年「因城施策」的調控效果一般,高房價和高庫存頑疾始終存在,有無其他調控舉措能從根本上解決矛盾?
2017年3月12日
樓市之惑
關注
「樓市之惑」系列報導之七:第三次房改該如何推進?(下)
沈曉傑:在中國住房政策頂層設計中,缺少對城鎮土地全民所有公有制的「制度優越性」的考量,這是一個大問題。
2016年12月15日
樓市之惑
關注
「樓市之惑」系列報導之六:第三次房改該如何推進?(上)
沈曉傑:頂層若能設計和重啓普通人住房消費機制,將會爲經濟發展、社會穩定和國民幸福指數,帶來巨大變化。
2016年12月12日
樓市之惑
關注
「樓市之惑」系列報導之五:本末倒置的「去庫存」
沈曉傑:把去庫存作爲樓市調控之本,不僅衝擊了實體經濟,也嚴重危害了中國房地產市場本身的有序健康發展。
2016年11月27日
樓市之惑
關注
「樓市之惑」系列報導之四:引發樓市亂象的「二次房改」
沈曉傑:中國房改早已不是當年的「九八房改」,十三年前它就改弦易撤,從那時起,房改開始了由善轉惡的劣變。
2016年11月14日
樓市之惑
關注
「樓市之惑」系列報導之三:中國房改「靈魂」去哪兒了?
沈曉傑:九八房改後,政府雖然卸掉福利分房的巨大財政包袱,但其更有責任擔當起讓居民買得起房的國家義務。
2016年11月7日
樓市之惑
關注
「樓市之惑」系列報導之二:中國房改的異化和劣變
沈曉傑:政治文明建設及政治體制改革缺位,使政府在房改中所扮演的角色由「以民爲本」變質到「與民爭利」。
2016年11月4日
樓市之惑
關注
「樓市之惑」系列報導之一:短命「去庫存」倒逼中國樓市頂層設計?
沈曉傑:此次「去庫存新政」失敗,爲我們對房地產「頂層設計」中所存在的問題,提供了反思和重新設計的契機。
2016年11月22日
理財
關注
誰打開了本輪中國房價瘋漲的「潘朵拉盒」?
投機性炒房是中國大中城市房價在高位繼續暴漲的根本原因。但打開這個「潘朵拉盒」的恰恰是當今房地產調控的去庫存新政。
2016年9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