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

投資
近半英國投資者依靠社群媒體獲取理財資訊

調查顯示,近一半英國投資者在進行理財決策時信任社群媒體、金融網紅和AI工具。

黃金
「黃金歲月」還能持續多久?

黃凡:黃金是長期資產配置的「壓艙石」。在貨幣信用重構、地緣風險頻發的時代,其避險與抗通膨屬性不可替代;但堅信金價永遠上漲可能會付出代價。

關稅
關稅戰臨時停火,資產如何配置?

黃凡:中美博弈及貿易大戰不會輕易消停,在博弈中尋找共識以實現不同經濟體間的互補共存,是大機率事件。投資人應把握時機做好多元化資產配置。

金融
從「和合系」實控人歸案看金融監管

李楠、陳開宇:從中植系、海銀系、到和合系等案件的爆發,行業問題何在?不僅需要對涉案人員進行懲處,更需要認真審視金融監管哪裏出了問題。

投資
你最不想重犯的四個投資錯誤

古思裏:如果我們能更好地瞭解自己的思維方式,就更容易避免錯誤,尤其是那種讓我們損失錢財的錯誤。

投資
投資第一問問什麼?

伍治堅:下一次如果有人再向你推薦理財產品或者基金的時候,記得提醒自己先問對方第一個問題——收費多少。

理財
經合組織:富國青少年缺乏金融素養

在接受調查的14個經合組織國家(包括美國、義大利和荷蘭)中,平均有18%的青少年在使用除法處理財務時遇到困難。

投資
中國投資者的全球資產配置公式

劉海影:中國投資者的完整資產配置方案可以是,將「國際化分散beta配置+中國alpha配置」結合在一起,有望打造具有性價比、後悔值低的投資組合。

投資時控制情感有多難?

奧尼爾:學術研究發現,我們的祖先從事狩獵和採集活動時的生存本能,傾向於讓我們在投資時做出錯誤的決定。

2024:中國中產靜悄悄的投資降級

徐瑾:比起社群媒體無處不在的消費降級,投資降低更爲消無聲息。急不可耐的快速變富迷夢,讓位給不虧損就好的保守,印證了人心不過季候的燈影戲。

衍生品
中國散戶投資者因「雪球」衍生品面臨鉅虧

所謂的「雪球產品」以前被推銷爲相對安全的銀行存款替代品,卻因股市下跌而導致持有者可能遭受鉅額損失。

中植快速走向破產說明什麼?

中植倒下的速度,反映出當局對房地產行業長時間以來的放緩感到擔憂,也給中國未來的經濟金融發展道路增加了不確定性。

中植集團申請破產清算

北京一家法院已受理中植集團破產清算申請,人們擔心中國房地產市場危機正蔓延至金融服務業,對儲蓄者造成打擊。

2024年全球大類資產展望:相風使帆

程實、張弘頊:我們預測2024年美國通膨與就業關係滑入菲利浦曲線的曲度凹陷區間,將對應「大類資產八象限」中「低通膨、弱就業」象限。

「中植系」美吉姆和天山生物的董事長雙雙失聯

兩家公司分別公告無法與董事長取得聯繫,這是對陷入困境的中植集團的最新打擊。

北京警方立案偵查影子銀行中植

幾天前承認「嚴重資不抵債」的中植「涉嫌違法犯罪」,多名高階主管被警方「採取刑事強制措施」,包括與集團已故創辦人同姓的解某某。

中植集團「嚴重資不抵債」

中植表示其總資產約爲2000億元人民幣,而負債規模最高達4600億元人民幣,且由於實控人離世,內部管理面臨失效狀態。

理財業敦促富裕家庭警惕本地風險

財富經理們表示,最安全的多元化戰略必須考慮企業資產、收入流和貨幣因素。

中融曾向陷入困境的房地產開發商提供貸款

因產品兌付逾期而引發擔憂的這家中國信託公司與國內房地產開發商之間的聯繫,令人更加擔憂房地產行業放緩產生溢位效應。

「中植系」危機令中國信託業引發關注

中植旗下的中融是中國2.9兆美元的信託業的重要參與者。中融信託產品逾期加劇了人們對房地產行業放緩產生溢位效應的擔憂。

理財
中國散戶向國家金融監管總局投訴中植

據悉,中植的財富管理業務近幾周未能如期兌付產品,令人對這家金融集團的流動性產生焦慮。

理財
關於個人理財,經濟學家搞錯的一些事

哈福德:經濟學家與理財大師們給出的建議往往大相徑庭。他們的差異之處在哪?誰是對的呢?

可持續投資者應認清被動型基金的風險

貝特曼:被動型ESG策略的有效程度取決於其所依據的評分,但研究表明,不同評分存在很大差異,而且許多評分往往無法預測意外的爭議。

通膨之下,你的財務狀況還好嗎?

巴特勒:通膨背景下,許多人都面臨財務壓力,但卻不願調整支出以適應更高的生活成本,毫不在意未來將會承受的財務痛苦。

英國勞動者停繳養老金儲蓄以應對通膨

專家表示,暫停繳納養老金的代價比想像中要大。

投資
爲什麼散戶投資者不應過度分散投資

泰萊:過度分散投資會剝奪投資者獲得可觀收益的機會。充分研究10支股票並持有,可以提供足夠的風險分散,同時獲得成長機會。

英國和新興市場在「萬物皆漲」大潮中掉隊了

大規模財政和貨幣刺激引發了所謂的「萬物皆漲」,但有一些主要市場落在了後面,先前的一些贏家近期也開始走弱。

投資
投資中的三大決定性問題

科根:經驗法則是,如果目前估值高,未來收益率就會很低,而美股估值已經非常高。如果未來回報很低,投資者就面臨著艱難的選擇。

牛市搖搖晃晃踏入2022年

韋布:2021年並沒有看到股市上漲的明顯條件,股指基金卻能帶來20%左右的回報率,明年在什麼狀況下能延續兩位數的回報率?

中國政府的反詐騙之戰

儘管中國政府發起了聲勢浩大的反詐騙行動,但仍有數以萬計的中國人成爲詐騙活動的受害者。

遺產
半數英國父母不打算讓各個子女平分其遺產

調查顯示,兩代人之間缺乏對彼此財務狀況的瞭解,許多父母的遺產計劃可能令子女感到意外。

恆大
恆大承認用散戶理財投資填補資金缺口

與銀行、供應商和外國投資者一樣,成千上萬散戶投資者被恆大拖欠資金。他們擔心,如果這家房地產集團倒閉,他們將會血本無歸。

理財
你掉入過債務陷阱嗎?

巴特勒:廉價債務的誘惑是一個老問題,但也越來越嚴重。這凸顯了加強財務教育的必要性。

貝萊德
貝萊德獲批在華合資開展理財業務

貝萊德將與中國建設銀行及新加坡淡馬錫組建合資企業,其中貝萊德持股50.1%。2020年,中國整體理財市場規模爲121.6兆元人民幣。

粵港澳大灣區「跨境理財通」即將落地

該計劃可能讓中國內地的鉅額家庭儲蓄流入香港,這是將中國金融體系整合進全球市場的最新努力。

投資
日內交易是一種成功的投資策略嗎?

巴雷特:去年新入市的絕大部分散戶都是年輕男性,體育博彩公司的受衆也是同一批人,這絕非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