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

語言
爲什麼我喜歡用分號

阿胡賈:分號不只是表示停頓,它還帶來戲劇性,有獨特的力量和節奏感,這是其他標點符號做不到的。

留學
多鄰國力推生成式AI定製在線考試

中國留學英語考試需求維持成長,疫情後線上考試對考生而言仍有吸引力;國內留學呈現年輕化趨勢。

歐洲AI新創企業爭相提高聊天機器人語言技能

歐洲研究人員正在努力打造能夠用英語以外的語言進行良好應答的AI聊天機器人。

教育
考英語不利於農村孩子,是沒有根據的偏見

劉遠舉:影響無數年輕人的政策,不應該盲人摸象,全憑直覺。降低英語權重,提高語文權重,恰恰是不利於農村學生的,這是好心辦壞事。

歐盟「上游治理」式的人工智慧監管提案只會阻礙創新

麻省理工學院麥克菲:歐盟擬議法規不僅會威脅到學外語應用「多鄰國」最出色的創新,還將降低類似創新出現在歐盟的可能性。

英語
英語母語者爲什麼還要學外語?

庫柏:在英語已經是全球通用語,機器翻譯已經快要趕上人類的今天,英語母語者爲什麼還要費力學外語呢?

教育
AI時代,我們還要學習外語嗎?

徐海娜:今年有中國政協委員提案取消英語主科地位,這個建議的基礎之一是翻譯機技術的成熟。在依靠AI翻譯就能無障礙交流的世界,學習外語還會那麼有用嗎?

英語
英語單複數的糊塗賬

斯卡平克:即便大部分人都接受語言一直在變化,我們也都有各自忍不了的錯誤用法,比如把「criteria」當單數名詞用。

英語
英語母語者如何把話說得更明白?

斯卡平克:英語母語者常常在無意中給非英語母語者造成很大的理解困難。我最近收到的一本書致力於提供一些指南。

英語
不會說英語的人無緣頂級工作

斯卡平克:無論從事哪行哪業,僅掌握職業技能是不夠的。如果沒有掌握英語這門商務語言,你在全球的發展機會將會因此受限。

英語
英國人說起美式短語:waiting tables和working two jobs

斯卡平克:最近英國人開始越來越多的使用這兩個去掉了原本介詞的美式短語,這種轉變起源何處?

歐盟
荷蘭:英語通行的歐盟國家

庫柏:對於非歐洲企業,成天嚷嚷著退歐的英國不再是歐洲門戶,而英語通行、人民心態較好的荷蘭正是世界需要的講英語的歐盟經濟體。

語言
學習外語戳破國界氣泡

學習外語能夠爲你打破最大的「過濾氣泡」,讓你接觸不同的視角,保持對世界的開放。

英語
英式英語中最大的美國舶來品——“Advocating for”

斯卡平克:我們從什麼時候開始在「Advocating」後面加上」 for」?這個片語如何漂洋過海,並頻頻出現在主串流媒體中?

要先學好母語,再學外語

斯卡平克:牛津大學出版社的一篇論文稱,效果最好的是那些既培養學生的母語、同時又引入英文教學的學校。

教育
一年半時間,陪女兒從讀英文繪本跨越到《哈利波特》的心得

李靜:有人即使掌握了上萬單詞量,卻仍對英文原版讀物望而卻步;有人辭彙量不多,但卻絲毫不影響其享受英文閱讀的樂趣。

教育
英語辯論給中國孩子帶來了什麼?

袁漪琳:近年英語辯論向中國二三線城市和低齡階段的青少年羣體延伸。除了帶來傳統的提高口語、有助申請海外名校等優勢,英語辯論也助力了思辨教育的普及。

學英語有多難?

斯卡平克:如果一個人的母語和英語毫不相關,比如日語或土耳其語,那他學英語會比瑞典人或德國人難多少呢?

英語
用外語思考讓我們更客觀?

斯卡平克:說外語迫使我們字斟句酌。用外語思考是否也會讓我們做出更冷靜的決定?芝加哥大學學者們認爲的確如此。

語言
從一個常見的英語「錯誤」說起

斯卡平克:我們就這麼說,於是好多用法也就約定俗成了。很多人認爲沒問題,但仍有不少人覺得這很彆扭。也許,這種情況將會改變。

教育
我用提問法教孩子寫英語作文

樓夷:我關注孩子能不能把事情說清楚,這並不容易,因爲小朋友的特點就是思維跳躍。而我的解決辦法是提問。

英語
英語和新的全球精英崛起

庫柏:下一代全球統治階層將主要用英語來認識世界。但是,當完美英語成爲標準時,英國人和美國人將失去優勢。

英國退歐後的英語

斯卡平克:英語仍將是通用語言,但英國退歐後,對歐盟公民而言,英語將意味著什麼?他們會對英語投入什麼樣的情感?

英語
書評:世界英語與文化戰爭

斯卡平克:當今有多少人說英語?《世界英語與文化戰爭》作者卡齊魯認爲,誰也不知道。畢竟,我們所稱的「說英語」是指什麼?

英語
英語爲何成了英美的劣勢?

庫柏:一個說英語的社會就像玻璃房:它會讓你變得透明;對於只會說英語的英國人和美國人而言,外國卻是不透明的。

英國走了,歐盟怎麼講英語?

斯卡平克:英國退歐後,歐盟日常交流仍會使用英語。但歐盟官員將隨心所欲地使用英語,不會再有英國人糾錯。

英語
英語的真理

FT專欄作家庫柏:在網路和技術的推動下,喬治•歐威爾在70年前呼籲的那種平實的英語已成爲主流。如果今天還有人說著讓人費解的英語,那他們一定是故意的。

英語
英語說得地道有什麼優勢?

斯卡平克:一位FT的讀者抱怨,很多討論中,有人會利用自己的語言功底蓄意主導討論,在必要時插入幾句諷刺的話,從而讓母語非英語的人士處於劣勢。真的是這樣嗎?

法語
學習法語還有用嗎?

FT特約編輯帕克斯曼:法語很美,法國也曾經在歷史上促進了歐洲文化的發展,但在當今時代,英語纔是在全球化經濟中生存必須掌握的語言。

移民
不會講英語是一大劣勢

FT專欄作家斯卡平克:英語是商業、科學和旅遊領域的通用語言。在英國或者其他任何國家,學習英語都是一條通往機會之路。

英語
緊縮之斧不應砍向英語課程

FT專欄作家斯卡平克:在全面削減支出之際,英國政府決定砍掉面向新移民的英語課程也許並不讓人意外。但幫助新移民學習英語並不是浪費,找到工作的移民將完全回饋英國社會。

香港
香港人的英語水準爲何不如上海?

FT專欄作家斯卡平克:去香港時看到那麼多人講不好英語,我感到很喫驚。這跟新加坡、上海等地形成了對比。香港自視爲一個世界性城市,而世界性城市都說英語。

英語
英式英語從未沒落

FT專欄作家斯卡平克:當年美國作家門肯認爲英式英語將敗給美式英語,他錯了。美國的確在許多方面超過英國,但那些靠英式英語謀生的人依然過得很好。

速讀
英式英語從未沒落

當年美國作家門肯認爲英式英語將敗給美式英語,他錯了。有些人從英美大學留學歸國,他們的口語會帶有英式或美式口音,但大多數人都操著一口屬於他們自己的英語。

速讀
母語爲英語的煩惱

當FT專欄作家斯卡平克在法國南部的一個活動上,用法語向酒保要礦泉水時,得到的回答是「Would you like ice?」這種情況也就是近幾年纔出現的,身爲英語爲母語的人,作者深感自己越來越沒機會跟外國人說外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