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教育

考英語不利於農村孩子,是沒有根據的偏見

劉遠舉:影響無數年輕人的政策,不應該盲人摸象,全憑直覺。降低英語權重,提高語文權重,恰恰是不利於農村學生的,這是好心辦壞事。

現在很多人在呼籲降低英語在高考中的比例,理由很多,但都似是而非。比如:農村孩子不如城裏孩子英語好。這其實是一個錯誤的刻板印象。

偏見可能源於直觀的觀察。農村孩子英語成績普遍比城市低,這當然可能。因爲農村的教育水準會差一些。但基於同樣原因,物理、化學、語文、地理的成績也會比城市低。難道全部都取消,全部降低分值,或者搞村支書推薦上大學?

所謂「考英語不利於農村孩子」這個問題,精確的定義應該是:農村學生與城市學生的高考成績,英語的差距,大於物理化學、大於歷史地理。這不是一個直觀能得到的答案,需要科學的分析,纔能有客觀的答案,不能靠直覺,然後用偏見去制訂政策。

您已閱讀16%(277字),剩餘84%(146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遠觀近思

劉遠舉,重慶人,先學理工科再學經濟學,從事過諮詢行業,現爲自由撰稿人。關注時政、財經、科技,旨在探尋現象背後的事實與公正。文風理性、客觀,且用人性的溫度替換虛僞的中立。微網誌ID@劉遠舉。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