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英語

英語母語者爲什麼還要學外語?

庫柏:在英語已經是全球通用語,機器翻譯已經快要趕上人類的今天,英語母語者爲什麼還要費力學外語呢?

我是個四海爲家的世界主義者。最近我們全家要搬去西班牙住一年,孩子們沒問題。他們跟著說英語的父母在巴黎長大,既會說法語又會說英語,而一旦你掌握了一種羅曼語族語言,再學一種就易如反掌。「辭彙相似度」是衡量不同語言之間辭彙重疊程度的指標,法語和西班牙語的辭彙相似度約爲0.75(1表示相同)。

我希望孩子們的西班牙語能好到什麼都能說,什麼都能理解,能結下深厚的友誼,一輩子自如運用這種語言。重要的是這些,而不是完美的語法。

儘管我非常重視掌握多種語言,但我知道會多種語言已經沒那麼有用了。在這個全球都說英語、又有了機器翻譯的時代,我們該如何看待學外語這件事呢?

您已閱讀15%(275字),剩餘85%(158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西蒙•庫柏

西蒙•庫柏(Simon Kuper)1994年加入英國《金融時報》,在1998年離開FT之前,他撰寫一個每日更新的貨幣專欄。2002年,他作爲體育專欄作家重新加入FT,一直至今。如今,他爲FT週末版雜誌撰寫一個話題廣泛的專欄。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