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押貸款

高抵押貸款利率導致貸款騙局增加

越來越多的潛在購房者成爲好得令人難以置信的融資提議的受害者。

歐元區抵押貸款需求以創紀錄速度下降

歐元區第四季度住房貸款需求的下跌描繪了房地產市場的「可怕圖景」,反映出更廣泛的消費者信心下降。

房地產
中國提前還房貸現象增多

在經濟不景氣、房地產行業遭遇危機以及投資回報下降的背景下,有錢的業主紛紛提前償還住房按揭貸款,給銀行帶來了壓力。

抵押貸款利率攀升,美國購房者面臨「還款衝擊」

30年期抵押貸款的平均利率達到4.42%,而房價還在持續上漲。

美聯準
美聯準「梭哈」救市

麥肯齊:美聯準出臺無限量購買美國國債和抵押貸款支持證券的政策。隨著美聯準成爲固定收益市場的最後買家,其資產負債表規模將顯著擴大。

研究:中國家庭債務創新高

研究稱,中國家庭債務與GDP之比去年達到49.1%,令人擔憂償債負擔可能抑制長期消費支出,拖累經濟成長。

一個美國人買房夢碎的經歷

金融危機爆發後,780萬美國家庭因還不起房貸被趕出家門,健身教練佩斯就是其中之一,他的遭遇說明了很多問題。

中國住建部點贊上海逮捕「造謠」中介

先前警方逮捕7名房地產經紀人,因他們「故意」傳播謠言牟利,這些謠言推高房價和銷量,還引發一波離婚潮。

社評
FT社評:應該在全球監管影子銀行

金融穩定委員會首次針對短期貸款抵押品制定全球規則,將非銀行金融機構納入監管範圍,使它們成爲對銀行業務的補充,而非取代銀行的業務。

深化房產金融改革對穩定至關重要

FT首席經濟評論員沃爾夫:我們必須反思和改革現行房產金融安排。無論付出多少代價,我們也絕對不能讓最近這種房地產抵押貸款過度的狀況重演。

次貸
美國次級貸款捲土重來

FT專欄作家邰蒂:短短几年前,「次貸」幾乎成了一個骯髒的詞。但金融界向來記性不好。近來次級貸款悄悄迴歸,這一次它們卻與房地產無關。

美國樓市並未真正痊癒

FT專欄作家邰蒂:探究美國樓市目前的回暖就會發現,其背後的推動力越來越與純粹的市場力量無關。政府幾乎爲所有新的抵押貸款債券提供了擔保,這麼高的政府參與度在美國歷史上前所未有。

衍生品
銀行家糊塗了?

FT專欄作家邰蒂:一項調查揭示,次貸危機並非證券經紀人設計的圈套,因爲這些理應是專家的人自己也無法清醒地認識房產泡沫。他們不僅沒能把握市場機會,在房產交易中也錯漏百出。

貸款抵押債券重返歐洲

自2007年以後,歐洲再沒發行過貸款抵押債券。如今,兩家投資集團都計劃在歐洲重新推出這種結構性產品,這可能有助於避免一輪融資緊縮。

分析:美銀與房利美達成和解協議

巴克萊分析師表示,這意味著美銀的回購糾紛「快要塵埃落定」

抵押品危機逼近?

高質量抵押品需求旺盛,但供給減少。人們擔心,那些旨在爲金融體系帶來穩定的措施正適得其反,「抵押品緊縮」可能是資本市場面臨的下一個問題。

美聯準
Lex專欄:美國抵押貸款利率

幾十年來美國抵押貸款利率的下降極大地提振了住房價格和消費者支出,但投資者應早爲該利率的觸底回升做好準備。

歐元區
「歐洲金融穩定基金」不穩定

有些市場參與者把4400億歐元的歐洲金融穩定基金(EFSF)比作債務抵押債券,那是一種打包的結構性債務,在次貸危機期間以其「毒性」聞名於世。

弔詭的美國抵押貸款市場

FT專欄作家邰蒂:美聯準即將停止購買房利美和房地美的抵押貸款支持證券。按理此舉會打壓市場,但實際上並未出現恐慌跡象。爲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