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評

社評
FT社評:馬克•卡尼需要直面川普

這位加拿大候任總理仍必須說服加拿大人,他有能力與當前的美國總統打交道。

川普的俄烏問題規劃刺痛歐洲

FT社評:數十年來,歐洲國家一直躲在美國的安全保護傘下,現在這把保護傘已不再堅不可摧,他們必須立即著手建立自己的安全體系。

社評
FT社評:西方國家應加大對馬杜洛政權的制裁

委內瑞拉人民已通過投票箱表明對深刻政治變革的強烈願望。西方和拉美民主國家現在應該全力支持他們。

社評
FT社評:馬克宏的高風險一搏

法國總統試圖通過提前選舉來遏制極右翼可能會適得其反。

航空
FT社評:波音需要一場自上而下的文化變革

深陷質量和安全陷阱的波音公司,雖然已經爲重振信任與活力做出了諸多努力,但最近幾個月的情況表明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FT社評:終結中東的暴力循環

只有做出巴勒斯坦建國的承諾才能提供解決問題的機會。

法國
FT社評:騷亂過後,法國需要一個新的社會使命

法國總統馬克宏和法國政府必須解決引發民衆不公正感的根源。

管理
動盪年代需要什麼樣的企業領導力?

企業管理者正在迎來「同理心時代」,他們不僅要有同情、溝通和協作的軟技能,還要在氣候、文化等議題上展現出過硬的才幹。

FT社評:倫敦金融城推出疫情後願景

新冠疫情過後,要吸引通勤者回來,倫敦金融城需要讓辦公室和街道空間都變得更具吸引力,讓人們願意在此度過大量時間。

FT社評:中國清潔技術發展可能帶來顛覆性影響

中國既是全球最大的溫室氣體排放國,也是世界清潔技術領域的領頭羊。而清潔技術的革命將改寫世界能源版圖。

FT社評:美國政治如何約束商人總統?

美國憲法明確禁止利用總統職權謀利,不過川普不至於傻到跨越明顯的界限,真正能夠約束住他的是國會。

G20
FT社評:應對全球化挑戰沒有統一模式

每個國家的解決方案必須根據本國國情制定。G20過去沒有、將來也無法拿出一種包容性資本主義的通用模式。

蘋果
庫克終須超越喬布斯的遺產

FT社評:蒂姆•庫克若想在蘋果帥位待上十年,他必須推出屬於自己的出人意料的產品。這是一個可怕的挑戰。

石油
FT社評:全球難戒「石油癮」

石油消費國應利用燃油稅、燃油效率標準和對電動汽車的支持,阻止人們對處於低位的油價做出沒有遠見的回應。

社評
FT社評:希拉里真正的戰鬥纔剛剛開始

經過兩場馬拉松式的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提名競選活動,希拉里終於跨過了終點線。她是美國歷史上首位獲得總統候選人提名的女性。然而,最嚴峻的考驗還在前面。

社評
FT社評:中國應練好「市場經濟」內功

歐洲議會週四開會討論是否給予中國「市場經濟地位」,結果很可能是強烈反對。尚不清楚這將產生多大影響,但真正的解決方案是由中國進一步大力深化經濟改革。

FT社評
FT社評:負利率政策已近極限

負利率延續時間越長,帶來意外後果的風險也越大。至少在歐元區,降息政策在政治上已接近極限。目前的問題在於,應該用何種政策來取代降息。

FT社評
FT社評:美聯準推遲加息牽連了誰?

有助於緩和美元走強的政策立場目前最符合美國乃至全球經濟的利益。如果可以從變化莫測的短期匯率波動得出任何結論的話,那就是歐元區和日本正在承受連帶損害。

社評
FT社評:人民幣困境在於資本外逃

真正令全球投資者擔心的,並不是人民幣的溫和貶值,而是中國政府難以制定連貫性的政策,以防止有控制的貶值演變成對人民幣的「擠兌」。

社評
FT社評:理智地利用基因編輯技術

快速、準確的新型「基因編輯」,將取代過去40年裏使用的那種碰運氣式的基因工程方法。在良好的管理和公衆支持下,基因編輯可能會引領生物科技進入一個黃金時代。

社評
世界攜手應對氣候變化

FT社評:巴黎氣候大會的確未能給氣候變化挑戰畫上句號,但此次達成的協議的確爲各國指出了一條可行的道路,和國際合作打下了基礎,各國應展現勇氣和遠見,踏出關鍵的下一步。

社評
FT社評:歐巴馬遭遇「自家人」麻煩

美國總統歐巴馬的TPP貿易議程,正面臨一場「奇特」挑戰:最難纏的反對者來自民主黨內部,而他必須依靠共和黨的支持,來挽救自己經濟外交的這一核心議程。

社評
FT社評:應該在全球監管影子銀行

金融穩定委員會首次針對短期貸款抵押品制定全球規則,將非銀行金融機構納入監管範圍,使它們成爲對銀行業務的補充,而非取代銀行的業務。

中東
各方應力避伊拉克分裂

FT社評:要擊敗極端武裝、讓伊拉克走上民族和解道路,該國各方必須作出艱難選擇。對伊拉克三大羣體都有影響力的美國,必須以外交干預來補充軍事支持。美國所處的位置使其能夠以安全援助爲條件,換取政治讓步。

社評
FT社評:普丁不能藐視海牙裁決

海牙法庭的裁決揭露了普丁打擊尤科斯的非道義舉動。在烏克蘭局勢緊繃之際,如果普丁拒絕執行裁決,不僅俄羅斯海外資產可能被沒收,其與西方的對抗也會愈發惡化。

醫藥
FT社評:大數據與醫學融合尚存障礙

谷歌和諾華開啓了大藥商與大數據的聯姻,雙方將合作開發如監測血糖水準的智慧隱形眼鏡等一系列設備。但將新技術推向市場並非易事,需要面臨監管、社會和倫理等問題。

社評
FT社評:世界舞臺上的中國

隨著中國融入全球經濟,中國無疑將會尋求保護本國利益。從某些方面說,中國加大國際參與是可喜的,世界也需要爭取中國參與對話和國際承諾。

社評
FT社評:保誠勿忘風險

隨著儲蓄市場的擴張,亞洲各國對外國公司在其中佔較大份額可能不放心,保誠集團將業務重點放在亞洲的做法存在政治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