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評

FT社評:保誠勿忘風險

隨著儲蓄市場的擴張,亞洲各國對外國公司在其中佔較大份額可能不放心,保誠集團將業務重點放在亞洲的做法存在政治風險。

英國保誠集團(Prudential)對友邦保險(AIA)提出鉅額收購報價,是那種金融危機帶來的百年難遇的整合良機。這家英國保險公司正利用其垮掉的競爭對手美國國際集團(AIG)剝離資產的機會,迅速奪取後者的亞洲業務這顆「皇冠上的明珠」——儘管該項業務規模是其自身業務的1.5倍。

保誠集團已說服其銀行家和投資者進行這種財務冒險,這可能令人感到驚訝。但此筆交易強化了人們普遍存在的一種感覺:此次危機加快了金融權力東移這一原有趨勢。在向投資者發表的講話中,保誠集團執行長迪德簡•蒂亞姆(Tidjane Thiam)利用顯示友邦保險所涉足國家的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率和壽險業務普及率的圖表,闡述了收購可能帶來的機會。與亞洲大部分國家一樣,這些國家的主要特點是誘人的經濟迅速成長、高儲蓄率和低水準競爭。他所傳遞的資訊是:這裏有成長的機遇。爲何不在這裏投資呢?

目前判斷蒂亞姆是否買到了便宜貨還爲時尚早。即使美國國際集團面臨著償還美國政府資金的壓力,且可以籌集到資金的選擇有限,但保誠集團的出價看起來還是較高。簡單地將兩家機構合併到一起,並不會產生巨大的益處。但只有亞洲國家實現蒂亞姆所預計的經濟成長率,這筆交易纔會最終獲得預期效果。如果蒂亞姆是正確的,保誠集團看起來將會變身爲一家金融未來設計良好的機構。該集團亞洲業務的份額將會從不到40%,升至約三分之二。

您已閱讀66%(577字),剩餘34%(29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