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評

FT社評:人民幣困境在於資本外逃

真正令全球投資者擔心的,並不是人民幣的溫和貶值,而是中國政府難以制定連貫性的政策,以防止有控制的貶值演變成對人民幣的「擠兌」。

空口白話不太可能令投資者滿意。自去年8月人民幣突然貶值以來,中國貨幣政策表現得迂迴曲折,讓投資者難以看懂。對中國匯率政策意圖和控制人民幣匯率能力的困惑,是新年伊始全球金融市場動盪的一大因素。在許多旁觀者看來,再出現一波更大幅度的貶值似乎極有可能,這會對全球貿易和資本流動產生深遠影響。

然而,人們最應該擔心的,不是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相對溫和的下跌。人民幣匯率的波動也許會令人不安,但是以相對中國貿易伙伴國的貨幣衡量,人民幣近期的變動並不是那麼令人擔憂。

此外,中國政府已相當明確地表示,無意發起一輪競爭性貶值。這樣的貶值可能會招致其他國家採取報復性措施,同時加大中國減少出口依賴的經濟再平衡的難度。

您已閱讀27%(296字),剩餘73%(79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