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中國經濟

投資者對人民幣貶值恐慌過度

FT首席國際金融記者桑曉霓:人民幣在岸與離岸匯率的價差擴大,突顯投資者對中國轉變匯率機制的擔憂。然而,這種恐慌情緒很可能過頭了。

去年12月,有1080億美元的資金從中國流出,重新整理單月資本外流的最高紀錄。在根據外匯價值變動進行調整後,外流規模更是達到了1260億美元之多。自2014年6月達到3.99兆美元的峯值後,中國的外匯儲備減少了約7000億美元。中國外儲首次出現年度下降。

過渡期總是危險的,中國轉向更多由市場決定的匯率機制的過程似乎尤其令人擔心。受控的在岸人民幣匯率與香港(其人民幣存款佔總存款比例已降至10%以下)等離岸人民幣中心更多由市場決定的離岸人民幣匯率的價差日益擴大——一度接近一個百分點,然後在週二突然收斂——就透露出了這種緊張氣氛。

對人民幣走向的擔憂是可以理解的。人民幣一旦暴跌,潛在的連鎖反應將相當大,不管是對亞洲和拉美的新興市場還是對發達市場來說。

您已閱讀27%(323字),剩餘73%(87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