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美國經濟

美國樓市並未真正痊癒

FT專欄作家邰蒂:探究美國樓市目前的回暖就會發現,其背後的推動力越來越與純粹的市場力量無關。政府幾乎爲所有新的抵押貸款債券提供了擔保,這麼高的政府參與度在美國歷史上前所未有。

上週,美國經濟跨過了一個小小的里程碑。蓋洛普(Gallup)一項調查顯示,目前僅一半多的美國人認爲,房價在未來一年裏將上漲。這是6年來的首次。

這與去年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當時大多數人認爲房價將進一步下跌。先前CoreLogic發佈的報告,還顯示了其他一連串樂觀信號:今年2月美國房屋價值增速創下自2006年以來新高;房屋銷量增速猛升;未售存量房數量減少;房地產開發商甚至又開始了新建住房。

難怪美國一些高級經濟官員悄然歡呼住房市場經濟大蕭條終於結束,或者至少表達出如下願望:在典型美國式創造性破壞(比如違約)和企業家本能(摸底投資者)的共同作用下,市場正在「痊癒」。

您已閱讀18%(280字),剩餘82%(130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吉蓮•邰蒂

吉蓮•邰蒂(Gillian Tett)擔任英國《金融時報》的助理主編,負責全球金融市場的報導。2009年3月,她榮獲英國出版業年度記者。她1993年加入FT,曾經被派往前蘇聯和歐洲地區工作。1997年,她擔任FT東京分社社長。2003年,她回到倫敦,成爲Lex專欄的副主編。邰蒂在劍橋大學獲得社會人文學博士學位。她會講法語、俄語、日語和波斯語。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