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銀行

DWS執行長敦促歐洲接受更多中國和海灣地區投資

柏林方面正準備斥資5000億歐元翻修其老舊的基礎設施。

美元
受川普最新關稅威脅影響,美元跌至三年低點

先前川普宣稱,將在未來兩週內向貿易伙伴發出信函,列出新的關稅稅率。

巴西計劃發行熊貓債券,希望加強中巴關係

計劃的發行還包括歐元債券,並將在對政府政策的擔憂中考驗投資者的興趣。

一週展望:美國5月通膨是否加速?

預計本週公佈的數據顯示,5月份美國通貨膨脹將有所上升,英國年度工資增速將放緩。

不要低估中國消費者

改革、城市化和人口結構變化都有望可持續地推動國內支出成長。

川普威脅對歐盟徵收50%關稅,稱「並非在尋求協議」

歐盟誓言「捍衛我們的利益」以應對美國總統的升級。

職場
工時長、不靈活,但金融崗位仍然受到歡迎

儘管最近金融業出現了大量裁員,但高薪和職業發展機會仍有巨大的吸引力。

小型銀行助推空白支票公司交易復甦

精品集團紛紛填補了華爾街巨擘留下的空白。

“Taco」因素推動了市場走高

認爲「川普總是在艱難政策面前退縮」這一觀點,導致了奇怪而不穩定的上漲。

投資者警告稱,拋售美元資產標誌着長期轉變的開始

大型機構資金管理者據稱因擔憂政策制定而減少對美國的投資敞口。

投資是一場長期的遊戲,但短時間的變化同樣重要

在市場波動時,糟糕的交易執行可能會扼殺回報。

對美國股市的投資敞口多大才算過大?

當前資產管理領域的核心話題是投資組合新的「中性」水準。

外國公司湧入「熊貓債券」市場,尋求在中國避險

較低的融資成本和對美中關係惡化的防護吸引了跨國公司。

圖解:英國銀行業革命是如何失敗的

金融危機後出臺的規則在很大程度上未能動搖大型貸款機構的地位。

阿波羅如何擺脫德國私募股權投資陷阱

金融危機後,收購公司紛紛搶購德國銀行。隨著OLB的出售,阿波羅終於成功實現了一次退出。

Lex專欄:德國企業展現逆流而上的樂觀情緒

在地緣政治的助力下,德國經濟及其最大型企業正朝著同一個方向發展。

川普與美聯準的戰爭可能令美國國債長期受損

大型投資者警告稱,川普對美聯準的攻擊將給全球最大、流動性最強的債券市場帶來風險。

不懼關稅戰,霸王茶姬赴美上市

這家專注於咖啡風格茶飲的中國企業將在本週四登陸那斯達克,尋求融資近4億美元,這將是中企三年多來在美國的第二大IPO。

川普不給關稅喘息機會,全球股市暴跌

華爾街股市遭遇自疫情以來最糟糕一週,亞洲股市下跌。

運動鞋供應鏈是川普關稅戰的痛點

耐克、Adidas和彪馬因廉價勞動力將生產轉移到越南,但現在將面臨46%的徵稅衝擊。

美國加徵關稅後,歐洲準備迎接中國商品的湧入

歐盟官員準備緊急措施,以防止「經濟噩夢」中折扣商品的湧入。

川普的關稅公式令經濟學家大惑不解

分析人士表示,這一計算在經濟上存在嚴重缺陷,將無法實現「將雙邊貿易逆差降至零」的既定目標。

川普關稅引發經濟擔憂,美元下跌

美元對一籃子貿易伙伴貨幣下跌1.7%,有望創下自2022年以來最糟糕的一天。以出口爲重點的公司在歐洲和亞洲股市領跌。美國股票期貨暴跌。

比亞迪
比亞迪首季汽車銷量飆升58%

比亞迪在第一季度交付986098輛乘用車,其中416388輛爲純電動汽車。與此同時,特斯拉在歐洲遭遇需求持續下降。

全球化將戰勝川普

從長遠來看,經濟激勵比政治因素更具影響力。

歐洲與美國股市的脫鉤纔剛剛開始

投資者投資組合的長期再平衡可能正在進行,這對美國來說可能是痛苦的。

一週展望:英國財政大臣是否會宣佈進一步削減開支?

歐元區的成長跡象是否終於要出現?美國企業界如何應對美國的激進貿易政策?

星鏈的全球快速推廣因馬斯克與川普的關係而變得複雜

衛星網路服務正在迅速擴展,但一些政客擔心SpaceX的擁有者是否是一個可靠的合作伙伴。

美元暴跌放大外國投資者的股市痛苦

美國股市的歐洲投資者遭受雙重打擊,因爲美元下滑加劇股市損失,結束了華爾街近期創紀錄的股價和匯率上漲的「良性循環」。

FT雜誌
香港金融巨鱷薩德勒的興衰

他曾是香港金融界的重量級人物,也是家鄉的英雄。如今,他可能面臨牢獄之災。

川普的美元計劃是什麼?

投資者不禁想知道,川普政府是否會考慮一個被稱爲「海湖莊園協議」的激進貨幣提案,儘管其付諸實踐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德意志銀行評估是否繼續留在金絲雀碼頭

德銀正在評估其在金絲雀碼頭的存在,此舉可能導致德銀完全退出倫敦東部金融區,或減少三分之一的辦公空間。

德銀最高薪員工收入比CEO高出近一倍

2024年,收入超過100萬歐元的德意志銀行員工數量躍升28%,從上一年的505人增至647人,主因是該行投行利潤激增,獎金隨之增加。

對沖基金經理溫斯坦:「我喜歡打惡霸的鼻子」

薩巴資本創辦人談論他在英國投資領域的改革行動——以及爲什麼伊隆•馬斯克在顛覆美國官僚體制方面是正確的。

德國達成舉債共識,國債收益率創28年來最大漲幅

市場並不擔憂德國國債可持續性,而是認爲中間派政黨達成的大舉投資於國防和基礎設施的共識將提振經濟成長,因而拋售債券轉投股票。

投資者敢於設想美元之外的世界

美國可能會將債券市場的大玩家推向其他國家的懷抱,從而無意中拆解其自身的過度特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