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蜀文章檔案

制度
留白的政治——從極致控制中拯救人類的文明智慧

笑蜀:真正的制度之善,不在於水銀瀉地般覆蓋一切,而在於退一步,爲生命讓出空間,爲經驗保留餘地,爲未來敞開可能。
5月23日

馬斯克
從軟性政變到人種替代——馬斯克的戰爭之三

笑蜀:馬斯克不滿足於「退出」國家,而是更具進攻性——主動擁抱國家,滲透國家、接管國家、掏空國家、操縱國家,直至最終替代國家。
5月8日

馬斯克
賽博安身權:人類對抗矽基殖民的最後防線——馬斯克的戰爭之二

笑蜀:當矽基戰團以技術理性、數據暴政和「超人哲學」全面滲透社會,碳基人類被迫進入一個全新的求生語境,思考如何繼續作爲「人」而存在?
4月25日

對大眾的集體羞辱是一種道德極權

笑蜀:居高臨下地宣判衆生,這不僅是一種暴力的歸類,更是一種認知上的傲慢與僭越,陷入了一種理性上的極端自負。
4月17日

站在普通中國人的立場上,我反對——評川普關稅戰

笑蜀:中國經濟的騰飛固然離不開全球化,但更離不開14億人的苦幹。更好的選擇是完善規則,而不是實施無差別關稅戰。
4月13日

馬斯克的戰爭:矽基生物對人類隱祕的殖民戰爭

笑蜀:一場矽基生物殖民碳基人類的革命正在上演,「效率」取代自由,成了這場革命的關鍵詞。效率,效率,多少罪惡假汝名以行。
3月27日

極右翼
百年大變局:極右翼世界革命與人類的戰國重現

笑蜀:可能的雙普合流意味著人類的一種可能的趨勢,即全世界的極右翼正在聯合起來。可能的美俄軸心意味著全世界民主進程可能的終結。
3月27日

政府
一味照搬小政府主張是穿西裝的九斤老太

笑蜀:罔顧現實,只從單純理念出發,把小政府絕對化、教條化,是典型的極右烏托邦。其短板在於無視現代社會與古典自由主義時代的根本差異。
2024年11月18日

要麼共存,要麼毀滅——從巴黎奧運會「變性人」之爭說起

笑蜀:要麼共存,要麼毀滅,這就是差異化不斷擴展之當下人類所面臨的挑戰。惟有共存,才能極大提升人類對不斷擴展的差異化的承載力。
2024年8月7日

剷除哈馬斯,無須以犧牲人權原則爲代價

笑蜀:今天必須一方面嚴厲譴責哈馬斯的恐怖襲擊,一方面同時爲200多萬加沙平民請命。現代人權是普遍的人權,不因國度、種族、信仰而異。
2023年10月24日

從新冠之災認識人類理性活動的後坐力

笑蜀:人類越強大,後坐力或者說自我毀滅的風險也就愈猛烈,人類生存系統也就愈剛性,彈性和柔性也就愈匱乏。
2020年4月26日

全能政府的阿喀琉斯之踵

笑蜀:看似強大的全能政府體制,每當遭遇疫情、地震這類突發性重大災害時,卻往往漏洞百出,這是因爲全能政府總是長於統治而拙於治理。
2020年2月4日

「科技向善」看起來很美,但複雜性超出馬化騰們的想像

笑蜀:在「演算法利維坦」陰影之下,對掌握了演算法這一關鍵權力的馬化騰們而言,冷靜的內省——尤其是對過度追求做大做強的反省——最爲重要。
2019年5月20日

迴歸責任倫理——21世紀資本主義可能的出路

笑蜀:百年前,福特的「福利資本主義」實踐以失敗告終。百年後,幾位當代企業家接續他的精神,發展出一場向着責任倫理迴歸的「商業向善」運動。
2019年4月28日

世界越來越平,內外很難有別

笑蜀:隨著全球化的深入和網路的普及,中國分割國內外兩個輿論市場的高牆正在坍塌,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2018年8月2日

疫苗危機與治理潰敗

笑蜀:正常的社會絕不會容忍悲劇的重複。悲劇發生一次,便應集全社會之力反思問責,刨根究底,建章立制。
2018年7月27日

原住民及在地公民組織不可缺位——反思都江堰保衛戰

笑蜀:既無體制內製約,又無原住民自治、沒有在地公民組織自發地起作用,要遏制社會的大面積潰敗是不可能的事。
2018年7月2日

Space X
獵鷹升空,有什麼能阻擋對自由的嚮往?

笑蜀:空天網路的大方向之所以是對的,不僅因其有強大的經濟基礎、技術基礎,更因其符合現代文明的核心價值。
2018年2月24日

公民的政治,還是暴民的政治?

笑蜀:那是屬於早年陳獨秀們的時代,人心開始淪陷的時代。不屈從於時代的胡適們,空餘一腔憂思,什麼都擋不住。
2017年9月12日

中韓必須合作,朝核問題纔有出路

笑蜀:朝核危機最大受害者不是美國,是中國和南韓。中韓兩國必須承擔自己的責任,必須共同解決朝核危機。
2017年3月19日

法治
從雷洋案開始,讓第三方權威機制進場

笑蜀:在正常國家,一旦爆發社會和政治衝突,程式化的第三方權威機制會自動啓動,保證公平公正地處理。雷洋案也有第三方權威機制來應對,保證不枉不縱。
2016年6月3日

蔡英文
必須管住公權力的嘴

笑蜀:在正常社會,公民有言論自由,但官員沒有言論自由,必須剋制,輕易不能發言,否則類似王衛星「單身女性原罪論」一類的引來軒然大波的言論在所難免。
2016年5月27日

還得中間社會站出來

笑蜀:如果說物質的普遍貧困爲當年的經濟改革創造了帕累託改進的難得契機,那麼今天權利的普遍貧困,則可能爲社會轉型創造帕累託改進的難得契機。
2016年5月17日

民主
第四波民主化的失敗說明了什麼?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訪問學者笑蜀:民主化不可能是孤立的進程,有賴現代文明的整體推進。民主是文明之果,是文明哺育民主,民主反過來再深化文明,而不是相反。
2015年12月13日

臺灣
「習馬會」恐難以制約蔡英文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訪問學者笑蜀:臺灣既有「太陽花世代」支撐的民意後盾,國際上更有美日默契,未來的蔡英文政府不缺好牌。指望「習馬會」制約它,可能太樂觀。
2015年11月25日

胡耀邦
胡耀邦:一個人道的共產黨人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訪問學者笑蜀:11月20日將是已故中國領導人胡耀邦誕辰100週年。一個人道的共產黨人,這可能是胡耀邦最好的歷史定位。他盡力對革命糾錯,使其迴歸人性和人道正軌。在他版本的社會主義裏,人道主義纔是最高價值。
2015年11月12日

體制不可問責,公害不會遠離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訪問學者笑蜀:中國的體制問題之複雜,人所共知。解決之道,不僅需要決心和魄力,更需要政治智慧和人類文明的普遍經驗。但至少到今天,仍看不到這一前景。
2015年9月16日

法治
喫飯砸鍋論背後的主權歸屬危機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訪問學者笑蜀:去年的黨大法大之爭未平,今年喫飯砸鍋論喧囂又起。但目前基於體制框架討論法治與黨權沒有意義,我們必須跳出體制框架。
2015年7月14日

憲政
中國的「大統戰」應迴歸人民主權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訪問學者笑蜀:目前中共針對黨外人士的「大統戰」,仍伴隨著知識分子被抓,仍未走出維穩怪圈,與其如此,不如回到2010年提出的「權爲民所賦」。
2015年6月22日

傳知行
傳知行案與違憲的公權力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訪問學者笑蜀:傳知行案是中國公民社會的風向標,隨著警方將新版《內部資料性出版物管理辦法》適用於該案,需警惕這般違憲違法的公權力濫用的示範效應。
2015年5月7日

香港
不再「大陸化」纔有中國化

臺灣政治大學訪問學者笑蜀:隨著中國經濟崛起,港臺「大陸化」加深,港臺核心價值受到威脅。「大陸化」本意是儘可能控制和同化港臺,卻最終爲分離主義火上澆油。
2014年12月22日

NGO
公益領域不必逢洋必反

臺灣政治大學訪問學者笑蜀:中國公民社會的發展也需對外開放,藉助國際經驗和資金。把涉外NGO等同於「境外勢力」,完全是誤讀,有違起碼公正。
2014年11月25日

從強勢反腐走向憲政

臺灣政治大學訪問學者笑蜀:周永康落馬,強勢反腐將中國帶到走向憲政還是更大獨裁的十字路口。中國應通過強勢反腐,系統清理惡政,最終抵達憲政。
2014年8月4日

從廣場學運到新公民運動

北京傳知行研究所笑蜀:從25年前的6月4日起,我開始意識到天安門學運失敗了,但歷史沒有停止前進,每個世代都在以自己的方式作出迴響。
2014年6月3日

從《公報》看中國政治格局走向

中國資深媒體人笑蜀:要麼統治潰敗,要麼下最大決心突圍。這就是中共面臨的十字路口。全會給出的答案,則是確立雙層集權的領導,啓動所謂「全面改革」。
2013年11月15日

環境
環境治理也是硬道理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笑蜀: 中國最近一系列環境災難提醒我們:先發展再治理——這個傳統思路已到了非改不可的時候了。發展是硬道理,環境治理社會治理同樣是硬道理。
2010年8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