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門事件

29年後,中國依然看不到變化

北京大學公告欄受到的嚴密監控,提醒人們自1989年天安門廣場事件以來,中國政治體制幾乎沒有發生什麼變化。

部分中國人改變對天安門事件看法

不少中國精英和中產階級人士認爲,若28年前中共未調動軍隊鎮壓天安門廣場抗議,中國可能壓根不會取得這些年來取得的經濟成就。

香港「佔中」讓北京面對抉擇

美國克萊蒙特麥肯納學院教授裴敏欣:面對香港日益激進的示威者,北京「等待抗議結束」的策略或許不再站得住腳,中國政府需要做出選擇:是堅持強硬立場,還是做出讓步?

天安門
工人階級,團結不起來?

25年前的事件深遠的決定了今天中國的政治經濟模式,而中國隨後的市場化改革也在以難以想像的程度影響著世界,比如促進了全球化的經濟競爭,讓世界上最富和最窮的羣體都獲益,同時也拉大了發達國家的高技能和低技能工人之間的收入差距。

中國威權體制的代價

美國克萊蒙特-麥肯納學院教授裴敏欣:今天是天安門事件25週年。在這25年裏,國際社會無不歎服於中國經濟的飛越和中國共產黨的韌性。但財富與威權的結合,已在嚴重腐蝕中共的執政根基。

從廣場學運到新公民運動

北京傳知行研究所笑蜀:從25年前的6月4日起,我開始意識到天安門學運失敗了,但歷史沒有停止前進,每個世代都在以自己的方式作出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