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天安門事件

中國威權體制的代價

美國克萊蒙特-麥肯納學院教授裴敏欣:今天是天安門事件25週年。在這25年裏,國際社會無不歎服於中國經濟的飛越和中國共產黨的韌性。但財富與威權的結合,已在嚴重腐蝕中共的執政根基。

1989年6月4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在北京鎮壓了一場呼籲民主的和平運動。在我們迎來天安門事件25週年之際,國際社會對中國的大部分注意力,集中在自那起事件以來中國發生的不可思議的變化上。

許多人可能忍不住會歎服於中國共產黨的韌性,它曾經瀕臨垮臺,但之後卻領導實現了史上最大的一場經濟繁榮。

但幾乎沒有人會問一個問題:中共自身是如何轉變的?一種普遍看法是,它嫺熟地適應了天安門事件之後的種種挑戰。

您已閱讀12%(193字),剩餘88%(136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