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門事件

從廣場學運到新公民運動

北京傳知行研究所笑蜀:從25年前的6月4日起,我開始意識到天安門學運失敗了,但歷史沒有停止前進,每個世代都在以自己的方式作出迴響。

——我的六四心路

那年6月4日的凌晨,一夜未眠的我孤獨地走在武漢的大街上,心中充滿悲傷。我總幻想會從街角突然殺出一支隊伍,人人高唱國際歌,抗議剛剛在北京發生的大屠殺。但是,大街風平浪靜。接下來的幾天,除了校園有過小規模的集結,大街上始終風平浪靜。

街上看不到期待的場景,我便試圖從報紙上找到蛛絲馬跡。財經向來是我的短板,但那時我看報紙看得最多的是財經,因爲我相信經濟危機就在眼前。頭幾年的確如此,國民經濟各項指數,都印證山雨欲來。沒想到九二年鄧小平南巡,中國經濟的活力一下被啟用,並一路成長至今。

您已閱讀6%(246字),剩餘94%(380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