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算

華盛頓愛上預算赤字

放鬆財政政策的趨勢標誌着經濟思維出現一代人以來最大轉變。面對低利率和低通膨,政界人士變得不那麼擔心鉅額預算赤字。

美國政府三週內第二次停擺

這一次的原因是共和黨參議員蘭德•保羅阻攔預算案投票,對該預算案提高赤字表示不滿,指責聯邦政府浪費金錢。

預算
美國政府「關門」與中國的預算改革

鄧聿文:美國政府預算和撥款的繁瑣程式常被兩黨利用,但這纔在最大程度上保證納稅人的錢不被政府超支和濫用。

美國參議院兩黨達成結束政府停擺的協議

民主黨領袖舒默表示,在共和黨人承諾引入保護「夢想者」的立法後,該黨同意爲政府提供三週的資金。

川普預算案中的初級錯誤

薩默斯:川普預算看上去存在一個初級邏輯錯誤,這似乎是我追蹤總統預算案近四十年以來發現的最糟糕的錯誤。

國家預算對你來說意外著什麼?

看似遙遠的國家財政預算案,到底對我們個人的財務狀況有什麼影響?本期特別策劃將告訴你這些關鍵的措施如何影響你的錢包。

陳建奇
中國財政口徑隱藏多少祕密?

中共中央黨校陳建奇:李克強與樓繼偉所談赤字率差異,揭示中國財政口徑差異;「突擊花錢」爲何常態化?財政口徑晦澀難懂,導致預算「內行說不清,外行看不懂」。

財經

地方債
如何硬化地方政府的預算約束?

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首席經濟學家馬駿:從國際國內經驗看,引入債市和配套改革可硬化地方政府的預算約束,地方債未來應占到地方資本性項目融資來源的50%以上。

讀懂中國的財政體制

天則經濟研究所張曙光、中國政法大學張弛:財政集中反映政府的意志,中國政府在資源配置上起著決定作用,財政就顯得更加重要,也有其特別之處。

奧運會
奧運會開支爲何節節漲?

FT專欄作家約翰•凱:奧運會提醒我們,樂觀者往往低估成本、高估收益。爲「樂觀主義偏見」留出空間是實際的做法,但從一開始就沒有給人以謹慎規劃的動力。

FT社評:美國預算協議值得稱讚

美國兩黨本週達成的債務協議雖然只是一小步,但鼓舞人心。它表明美國政府並未喪失達成妥協和做出決定的能力。爲此,兩黨都值得讚賞。

共和黨
「山巔的光明之城」

在最近的歐巴馬醫改與債務上限問題上共和黨遭到挫敗,美國前國務卿和財長詹姆士·貝克卻仍有理由樂觀。他說,歷史上,失敗的一黨總被說成是無力的、無助的、無希望的,但,經過深刻的批評與自我批評而重獲成功的案例其實並不少。要想取勝,你必須給人以希望,就像當年里根的「山巔的光明之城」那樣。

共和黨
「大衛·斯托克曼現象」

曾擔任里根政府預算辦公室主任的前衆議員大衛·斯托克曼,是美國經濟史上的重要人物。他曾堅決支持里根政府的大減稅,但在離開政府後,他開始抨擊里根和後來共和黨人的經濟政策。這是什麼情況?最近,他出了本長篇巨幅而晦澀的書,批判主流經濟學界和政界,經濟學家布魯斯·巴特利特講述了「斯托克曼現象」的前因後果。

中國軍費已告別「最快成長階段」

根據溫家寶」兩會「工作報告,中國今年國防預算將延續兩位數增幅。但外國軍事專家認爲,國防佔中國政府支出比例正在下降,且官方數據越來越接近實際情況。

英國
英歐分家?這不是個問題

英國和歐盟就聯盟預算、金融監管等問題的巨大分歧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卡麥隆首相即將制定關於英國退出歐盟的全民公投計劃,歐巴馬政府表示對此非常擔憂。本文作者FT專欄作家沃爾夫岡•明肖(Wolfgang Münchau)。

FT社評:美國必須避免跌下財政懸崖

美國「財政懸崖」的規模接近5000億美元。減支規模如此之大,雖然很可能使公共債務水準得到控制,但會以經濟陷入新一輪低迷作爲代價。

預算僵局或拖累美國陷入雙底衰退

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預測美國經濟明年將收縮0.5%。若到2013年1月1日,美國兩大黨還不能在預算問題上達成一致,那將嚴重危及美國的經濟成長。

項目
大型項目的歷史

FT專欄作家約翰•凱:大型項目的歷史就是承包商和資本家犧牲真正出資的股東和納稅人的利益而發達的過程。或許,罪魁禍首是科技的濫用。

美國已輸掉政府角色之爭

哥倫比亞大學地球研究所所長薩克斯:美國總統選舉儼然已經成爲一場高聲喧譁的意識形態之爭。不論歐巴馬和羅姆尼提出何種競選綱領,大幅縮減公共物品及服務開支的小政府方案都已贏得了勝利。

航天
中國航天費用與公衆知情權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王安:從官方數據推算,神六花費約20億元。作爲政府支出,算多還是少?作爲「分母」的政府收入模糊著,作爲「分子」的航天支出,自然也模糊著。

稅改
美國稅改勢在必行

美國衆議院前議長哈斯特、衆議院前民主黨領導人格普哈特:華盛頓必須採取的措施之一是,就根本性稅收改革進行徹底辯論。

預算民主是一個美麗的花環

匿名讀者:「預算民主」只是體制內「學者」理想化的改革之路,但是與中國實際情況和中國幾千年封建歷史文化格格不入,利益集團和依附集團的阻力下,絕沒有可行性。

預算困境說明政客無能

FT專欄作家克萊夫•克魯克:美國民主黨人沒有任何財政計劃,共和黨人倒是有一份財政計劃,但就連他們自己也不喜歡這份計劃、不願討論這份計劃的細節。

稅改可以拯救美國

FT專欄作家克萊夫•克魯克:美國稅法的複雜性,證明了立法機關的無能。美國的稅制改革可以推進許多目標。民主黨和共和黨若達成妥協,將爭取到一個雙贏局面。

預算
歐巴馬擬大幅削減開支

白宮高級顧問稱,即使聯邦老年醫保和社保也不能倖免

美國財政政策的困境

FT專欄作家克萊夫•克魯克:美國經濟的復甦勢頭正在減弱。應對方法很簡單:暫且維持或增強刺激措施,一旦經濟強勁復甦,便準備好削減債務。但這似乎無法爲美國國會和白宮所接受。

美國財政如何走鋼絲?

FT首席經濟評論員沃爾夫:尼爾•佛格森並非剋制之人,他聲稱美國面臨一場希臘式危機時,我並不意外。很快,我就判定他的論斷有些過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