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來信

預算民主是一個美麗的花環

匿名讀者:「預算民主」只是體制內「學者」理想化的改革之路,但是與中國實際情況和中國幾千年封建歷史文化格格不入,利益集團和依附集團的阻力下,絕沒有可行性。

FT中文網編輯:

讀了韋森教授的《中國首先需要預算民主》一文後,我也來說幾句,發表一下個人的觀點:

從「三公」經費的公開,各個中央政府部門羞答答地掀起了蓋頭來,但多少有作秀之嫌,而且詳細的開支還是屬於「國家機密」,並且公佈的「三公」經費水分很嚴重,當下中國任何部門發佈的數據和報告已經失去了社會公信力,這已經是不爭的事實,我們也無需爭辯。

您已閱讀20%(167字),剩餘80%(66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