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去

越南
中企對越投資30年:收穫與問題

陳世淵:中企投資越南30年曆程,可以分爲四個階段。近年越南勞動力、土地等生產要素成本上漲趨勢較快,是中企佈局越南需要前瞻考慮的因素。

RCEP
「中國式管理」能在全球走多遠?

尹一丁:企業將本國市場的成功管理經驗移植到海外往往能事半功倍,但爲什麼說沿用」中國式管理「反而成爲中國企業海外業績不佳的重要原因?

東南亞
中國企業投資東南亞要注意哪些問題?

楊超:雖然中企在東南亞的投資目前總體順利,但海外投資不同於國內投資,深入瞭解所在國國情民意仍是很重要的。

茅臺
茅臺和中國白酒國際化的結構性難題

黃河:茅臺和中國白酒在國際化道路上,應像跨國公司一樣思考,如何用好海外當地資源、當地供應鏈、當地合作伙伴來提升整體國際競爭力。

印度
中國企業出海印度,如何提高生存率?

胡劍龍:兩位領導全球社群媒體的年輕人,Facebook的祖克柏和字節跳動的張一鳴,可能需要重溫老安巴尼的訓導,學習如何與印度政府打交道。

中國企業能否獲得全球信任?

巴特勒:華為和中廣核在西方都遇到了信任問題。在中國變成工業超級大國之際,非華人世界能否信任中國企業?

亞洲共享單車折戟歐洲市場

亞洲共享單車新創企業在歐洲城市推出的共享單車遭遇了從物流、監管到破壞、盜竊以及大規模損毀等問題。

海航努力駕馭顛簸航程

海航通過舉債迅速擴張,但這種策略蘊含風險:當市場或政治環境變得不那麼有利時,危機就會突然爆發。

智庫
中國企業對外投資:迴歸理性 塑造新格局

王輝耀:中國企業對外投資已逐步迴歸理性,對外投資結構不斷優化,企業品牌意識不斷提升,更重視在地化戰略。

中國擴張應受歡迎而非遏制

坎貝兒:尋求參與中國驚人成長的西方企業,應該着眼於尋找合適的合作伙伴,而非不明智地試圖遏制中國的擴張。

阿里巴巴如何到美國搞「淘寶村」?

劉裘蒂:作爲中國境外最大型的活動,阿里巴巴最近在美國底特律舉辦的「門戶2017」大會,的確讓我感到震撼。

中國企業「三明治式」的國際化之路

黃河:一直以西方同行爲師的中國企業,「走出去」時不肯複製西方企業國際化的套路,更願意摸著石頭過河。

全球化
中國企業全球化發展形成新格局

《中國企業全球化報告(2016)》發現,中國企業迎來了對外投資的「黃金期」,並呈現出諸多新的特點。

中糧
中糧發現旗下荷蘭穀物經銷商「會計問題」

Nidera巴西業務賬目被發現1.5億美元虧空意味著,中糧成爲世界領先農產品貿易商之一的努力再次遭遇挫折。

大選前的烏茲別克

崔瑩:強人總統病逝後,這個中亞國家有沒有陷入動盪?「一帶一路」必經之路上,中國企業有著什麼樣的機會?

中國投資爲何折戟海外?

金奇:波士頓諮詢集團調查顯示,約三分之二的中資海外併購交易陷入麻煩。盡職調查不足,是其中一大誘因。

中國研發「走出去」

今年前6個月,中國首次成爲全球綠地FDI最大來源,推動中國對外研發投資最新一輪攻勢的是製藥和生物科技公司。

中國民企海外併購佔比上升

隨著中國民營部門境外投資不斷成長,銀行家們發現,除了與國有企業合作外,他們必須爭取新一類企業家的業務。

中國海外併購步伐緣何放緩?

王碧珺、張明、馬劍文:中國海外投資情況如何?中國企業海外併購近期完成投資額環比下降41%,原因何在?

中國忠旺擬收購美國鋁製品企業

創辦人劉忠田表示,將通過旗下投資公司忠旺美國,以11.1億美元現金加12.2億美元淨債務方式收購Aleris。

哈薩克國有石油公司起訴羅馬尼亞政府

先前羅馬尼亞檢察官凍結了該公司在羅馬尼亞最大煉油廠股權,破壞將控股權出售給一家中國公司的6.8億美元交易。

新能源
中國風電設備企業進軍海外市場

全球十大風力發電機製造商中,有5家是中國企業。隨著國內市場逐漸飽和,如今這些企業希望到海外開闢市場。

中國海外併購將後繼乏力

布魯金斯學會陸克、前沿策略集團巴卡勒:中國海外併購前景可能不像表面看上去的那麼光明。中國企業投資者發現,僅僅「開最大數額的支票」不再管用了,因爲他們的交易面臨外國企業和政府的嚴格審查。

安邦
中國企業海外投資:追求現金流

爲何中國企業在過去一年掀起海外收購狂潮?分析師認爲在很大程度上是爲了追求現金流,其他動機還包括獲得外國技術和品牌,廉價信貸則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揹債「走出去」的中國國企

債務日趨成爲中國企業對外直接投資的問題所在。分析師們表示,尋求海外收購的中國大企業往往揹負著沉重債務。這使中國收購方的動機受到懷疑。出價440億美元收購瑞士農業化工巨擘先正達的中國化工就是一例。

中國企業走出去的新階段和新策略

安邦諮詢:中國企業走出去已進入新階段:在重要的戰略性產業,通過鉅額投資直接控股或收購國際領先公司。這種併購對中國企業構成了更嚴峻的考驗。

中國企業如何成爲全球公司?

中國商務部研究員王志樂:一個企業最大的競爭力,是它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影響力。中國企業走出去,最大的難點不是缺錢,缺的是文化融合的能力。

「中企海外投資正在朝正確方向前進」

聯合國助理祕書長馬丁內斯-索利曼在接受專訪時表示,一些國際輿論對中企海外經營的對待並不公正,中企在遵紀守法、促進環保、增進透明等方面的表現都在提升。

中國企業全球化呈現諸多新特點

中國與全球化智庫主任王輝耀:《中國企業全球化報告(2015) 》發現,民營企業成爲「走出去」主力,投資主體多元化,投資集中在中小規模,區位選擇出現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