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海外併購

中國海外併購將後繼乏力

布魯金斯學會陸克、前沿策略集團巴卡勒:中國海外併購前景可能不像表面看上去的那麼光明。中國企業投資者發現,僅僅「開最大數額的支票」不再管用了,因爲他們的交易面臨外國企業和政府的嚴格審查。

對中國的海外併購活動來說,有種種跡象表明今年又是一個豐收年。僅在今年頭3個月,跨境協議總價值就達到1010億美元,接近2015年全年1090億美元的水準。

過去3個月備受矚目的交易包括:大連萬達(Dalian Wanda)以35億美元收購美國傳媒公司傳奇影業(Legendary Pictures);海爾(Haier)以54億美元收購奇異公司(GE)旗下的家電業務;最著名的是中國化工(ChemChina)以430億美元的創紀錄金額收購瑞士農業企業先正達(Syngenta)。

然而,所有這些海外商業活動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發生的:中國國內經濟面臨大量挑戰,GDP增速預計放緩至6.5%,內需下降和工業利潤縮減,更別提還有工業產能過剩。

您已閱讀16%(314字),剩餘84%(168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