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中國投資

中國投資爲何折戟海外?

金奇:波士頓諮詢集團調查顯示,約三分之二的中資海外併購交易陷入麻煩。盡職調查不足,是其中一大誘因。

一些較早進入中國市場的西方投資者表現非常糟糕,這讓你很想知道他們是如何做到的。

當巴斯(Bass)在上世紀90年代衝進中國「打開的大門」的時候,這家英國釀酒商選擇與來自一家名叫「紅嘴」(Red Mouth)的公司的一羣大老粗鄉村企業家合作。它隨後將啤酒廠設在了靠近北韓的偏遠地區——該地區冬季滴水成冰,夏季洪澇不斷。物流非常糟糕,以致公司花兩個月時間才能將其價格高昂的Tennents啤酒運送到中國南方的龐大市場中。脾氣發過了,關係破裂了,巴斯在2000年終止了這項業務。

現在,隨著中國投資者遵循中國政府「走出去」的指示去海外投資,輪到他們犯同樣的錯誤了。他們至少證明了,在狂妄自大和眼界狹窄的自我欺騙方面,自己和西方投資者一樣有天賦。

您已閱讀20%(317字),剩餘80%(127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