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智庫

中國企業對外投資:迴歸理性 塑造新格局

王輝耀:中國企業對外投資已逐步迴歸理性,對外投資結構不斷優化,企業品牌意識不斷提升,更重視在地化戰略。

2017年,世界經濟貿易環境趨於複雜,雖然經濟復甦勢頭向好,但是世界經濟中的深層次問題尚未解決,依然面臨一些不穩定不確定因素,「逆全球化」傾向和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發達經濟體的經濟政策尤其是貨幣政策的不確定性風險存在。中國企業對外投資面臨複雜的形勢。全球化智庫(CCG)作爲研究全球化和全球治理、企業全球化、人才國際化的智庫,繼續密切觀察和研究中國企業全球化進程,自2014年以來已連續四年推出《中國企業全球化報告》藍皮書,對中國企業全球化進行深入研究,並連續舉辦四屆「中國企業全球化論壇」,對中國企業全球化進行研討。研究表明,當前中國企業對外投資已逐步迴歸理性,對外投資結構不斷優化,企業的品牌意識不斷提升,更加重視在地化戰略,爲了防範風險,更傾向於「抱團出海」,對「一帶一路」的投資穩步推進且空間巨大。

一、2017年中國企業對外投資的情況與特點

(一)對外投資有所放緩,但質量和效益獲得提升

您已閱讀5%(395字),剩餘95%(706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智庫

現代社會中,有人將智庫稱爲與立法、行政、司法並立的第四大機構,可見其對社會決策的巨大效用。FT中文網與海內外一批著名智庫合作,精選其最新研究成果,爭取在第一時間內與讀者分享。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