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不平等

職場
關於有錢老闆這件事

克拉克:在職場中,富裕的管理者日益與收入較低的員工隔離開來,這可能會產生深遠的政治後果。

我怎樣才能不再看到什麼都生氣?

馬克斯:現代生活中有很多令人憤怒的事,這些幾乎總是瑣事。與其憤憤不平,也許我們應該從年輕人身上得到一些啓發。

全球經濟復甦並未平均地惠及勞資雙方

勞動者在全球產出中所佔份額急劇下降,表明不平等現象日益加劇。

搖擺州密西根州的經濟繁榮揭示了怎樣的「拜登經濟」

在密西根州這個2024年大選的關鍵戰場,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從其復甦中受益,這一點也將決定選民如何投票。

中國券商高階主管遭遇普遍減薪

披露的數據表明,中金、中信和國泰君安等國資大型券商的高階主管薪酬在過去兩年裏接連下降。

花旗將CEO範潔恩的薪酬提高至2600萬美元

儘管花旗的利潤在2023年下降40%,但CEO範潔恩的工資和獎金卻合計成長了6%。

收入不平等加劇導致公衆對政府缺乏信任

迪臣-德克勒夫:是時候對財富和收入集中度提出尖銳的問題了。

英國公衆對「大政府」的支持率創新高

英國選民希望政府負責物價管控並減少不平等現象。

薪酬
2022年美國高階主管薪酬逆市上漲

逾三分之一的標普500指數成分股公司高階主管去年獲得加薪,儘管股東回報率爲負。

收入最高的那些人未必絕頂聰明

庫柏:研究發現,收入最高的那1%的人與最聰明的那1%的人基本上是兩個不同的羣體。我們該如何對待這兩個精英羣體?

奢侈品市場保持繁榮 超富羣體彰顯持久力

福魯哈爾:有錢人在發揮他們的「動物精神」,最新數據令人產生疑問,我們關於奢侈品消費和富人的許多傳統觀念是否站得住腳?

全球化
全球化的大象已經離開房間了嗎?

最新數據表明,貿易一體化與全球不平等程度下降之間存在明顯聯繫,在過去十年中,全球不平等現象大幅減少。

愛爾蘭的百萬富翁房主掩蓋了嚴重的貧富差距

愛爾蘭住房供應短缺、生活成本危機以及科技行業裁員的前景,給年輕一代帶來了沉重負擔。

薪資
英國首相敦促企業高階主管削減自身薪酬

英國首相蘇納克敦促高階主管們在員工面臨生活成本危機之際在自身薪酬上表現出剋制。

不能繼續讓公司成爲黑盒子

福魯哈爾:公司在太多方面資訊不透明,使得監管機構、投資者、員工和客戶難以弄清重要事實,現在是時候改變了。

調查發現多數英國人支持加稅並增加福利支出

在特拉斯準備公佈迷你預算案之際,近一半的英國受訪者支持收入再分配。

書評:爲什麼市場要爲全球不平等負責

魯珀特•羅素的著作《價格戰》以公正的批判眼光,描述了全球範圍內的許多苦難和不平等,但他缺乏連貫的論點。

職場
普通人就別同情老闆辭職了

曼斯:儘管老闆們竭力想表現出親和力和人性,但我們不應該爲其辭職感到同情和遺憾,因爲他們遠比普通人有錢得多。

英國個人收入成長乏力,許多家庭飽受通膨之苦

英國一家領先智庫發現,最脆弱的羣體是租房家庭、單親父母和有小孩的家庭。

新加坡
新加坡富人不顧物價飆升繼續追捧豪車

6月份,新加坡最高檔擁車證的價格20年來首次突破6位數。

達佛斯
愛說漂亮話的全球精英

福魯哈爾:儘管過去幾十年裏達佛斯人大談特談「利益相關者資本主義」,然而這個世界的狀況並沒有改善。

英國不平等現象惡化,高收入者工資成長最快

與此同時,高達9%的整體通膨率對低收入家庭的打擊比對中高收入家庭的打擊大得多。

書評:托馬斯•皮凱蒂新作《平等簡史》

科伊爾:托馬斯•皮凱蒂的新作《平等簡史》濃縮了他之前的論點,然而能說服讀者的東西與能夠在街頭甚至權力走廊裏推進行動的東西是不同的。

「大象曲線」作者米蘭諾維奇:全球化不會倒退

桑德布:前世行經濟學家布蘭科•米蘭諾維奇指出,全球不平等的改善將主要依賴於非洲的發展,而中國可以在其中發揮作用。

從地域貧富差異看法國大選

如今的法國大選不再由傳統的左翼和右翼政黨決定,地理位置已經成爲新法國的分界線。

FT社評:通過幫助本國最貧困人羣來支持烏克蘭

各國政府應向受到生活成本上升衝擊的最貧困人羣提供迅速和有效的支持,以保持民衆對爲爭取自由民主而戰的支持。

拜登提議的「億萬富翁稅」將如何發揮作用?

這項「億萬富翁稅」尋求在不提高普通美國人稅收的情況下,抵消國防和社會保障等領域的支出成長。但先前的類似努力均以失敗告終。

拜登計劃對最富有美國家庭徵稅

拜登呼籲國會制定新的稅法,要求資產超過1億美元的美國家庭爲包括投資收入在內的所有收入繳納最低20%的稅。

健康
不平等和緊縮政策影響英國的「增壽」目標

研究表明,英國政府將英國人預期壽命延長5年的「升級」目標需要兩個世紀才能實現。

貿易
中國創紀錄貿易順差的本質

佩蒂斯:中國不斷擴大的貿易順差不是製造業實力的象徵,而是難以實現國內收入再平衡、難以控制債務飆升的結果。

哈薩克
哈薩克爲忽視民衆不滿付出代價

馬拉特:哈薩克的經濟成長成就非凡,但精英階層纔是該國豐富能源資源的主要受益者,過去30年的改革並沒能改善普通人的生活。

哈薩克
哈薩克總統誓言解決抗議背後的不平等問題

托卡葉夫承諾提高工資並建立社會基金,但該國財富很可能仍將掌控在精英階層手中。

提高最低工資不足以使最貧困者免受通膨影響

經濟學家警告稱,需要在更廣泛的領域採取行動,才能保護家庭免受生活成本危機的沉痛打擊。

經濟學家:英國的貧富差距正在拉大

英國最富有的1%家庭的財富,是最貧窮的10%家庭的230倍。

歐洲重新擁抱「社會市場經濟」

桑德布:新冠疫情讓人們認識到,爲了管控這場衛生危機並支持人們的生計,明智的國家干預顯然是必要的,這讓歐洲再次擁抱社會市場經濟。

央行政策困境的真正原因是收入不平等

沃爾夫:除非收入不平等程度下降,否則長期停滯很可能重現。如果再疊加通膨持續飆升,就可能形成滯脹,給新興經濟體造成沉重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