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中國經濟

中國創紀錄貿易順差的本質

佩蒂斯:中國不斷擴大的貿易順差不是製造業實力的象徵,而是難以實現國內收入再平衡、難以控制債務飆升的結果。

本文作者是是北京大學(Peking University)金融學教授,清華-卡內基全球政策中心(Carnegie-Tsinghua Center)資深研究員

上週五,中國公佈了有史以來最高的月度貿易順差。儘管中國的消費已陷入停滯,但將近兩年以來中國的月度貿易順差屢創紀錄,而945億美元的月度貿易順差又一次打破紀錄。

然而,雖然這對中國而言可能看上去是完全的好運——飆升的貿易順差及時平衡了停滯的消費——但這誤解了國內消費和貿易之間的關係。與許多人想當然地認爲的相反,中國不斷擴大的貿易順差既不是製造業實力的象徵,也不是節儉文化的佐證。相反,這是中國在實現國內經濟再平衡和控制飆升的債務方面遭遇巨大困難的結果。

您已閱讀20%(303字),剩餘80%(123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