徵稅

桑德斯道路爲何走不通?

加內什: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領先角逐者憧憬一種羅賓漢式的社會民主,即讓1%的富豪階層爲福利國家買單。這在算術和原則上都有問題。

徵稅
對超級富豪徵高稅只是看上去很美

無論收入還是財富,其絕大部分都不在億萬富翁手中,而是在普通的富裕階層手中。提高財政收入,不應止步於對「富人」徵稅。

該不該對機器人徵稅?

哈福德:對機器人徵稅是荒謬的,就像我們不可能對Excel徵稅一樣。說機器人「搶走」人類的工作是一種誤導。

徵收糖稅有用嗎?

FT撰稿人阿胡賈:對含糖飲料徵稅無法讓我們降低攝入量,不僅會讓理應修改配方的製造商逃脫責任,還可能讓我們忽略一些真正需要用智慧來應對之事。

避稅
向美國企業境外利潤徵稅

美國哈佛大學教授薩默斯:儘管在有關公司稅改革的批判視角之間存在著緊張,但當前的辯論已使我們面臨一個極爲扭曲的局面,以至於雙贏改革很容易實現。

仇富
仇富情緒蔓延全球

FT專欄作家拉赫曼:全球範圍內對富裕階層的敵意正在重塑從歐洲、美國到中國的政治局勢。這可能標誌着一個以低稅率、寬鬆監管以及貧富差距加大爲特徵的時代的結束。

郭臺銘
郭臺銘與「富人稅」

中國財經作家東方愚:郭臺銘高調提議對全臺灣前300名富人徵收「富人稅」,卻並未表現出類似美國富豪巴菲特的耐心。郭臺銘此舉釋放了什麼樣的信號?

富人
富人多繳稅利人利己

新加坡國立大學馬凱碩:過去30年的社會契約已經消亡。我們需要建立新的社會契約。富人應該認識到,提高納稅的短期成本,會帶來巨大的長期收益。

如何對跨國公司徵稅?

FT專欄作家約翰•凱:對跨國公司徵稅,成爲讓全世界政策制定者頭疼的問題。我們大概只能通過簽署一項全球經濟協議,來避免讓這個問題陷入泥潭。

銀行家
銀行還錢,其他人閉嘴

FT專欄作家斯蒂芬斯:無論公衆的憤怒多麼有理,銀行家關於政府不能總由感情操縱的說法是正確的。只要銀行把錢還清,我們所有人都將閉嘴。

銀行家
華爾街vs阿富汗

FT專欄作家吉蓮•邰蒂:無論薪酬水準還是地理位置,華爾街銀行家與阿富汗駐軍都相去甚遠。但如今他們都面臨相同的改變,即改變自身狹隘的思想。

銀行家
「大到不能倒」的弊端

FT專欄作家約翰•凱:把「大到不能倒」的概念制度化,將加重道德危機問題,而且還會使銀行對政府紓困產生期望,認爲這是它們應得的權利。

銀行家
終結者2與銀行家

半年前,全球最大幾家投行的處境讓人想起了電影《終結者2》的場景。而現在,銀行家們會重振旗鼓,像終結者機器人那樣重新殺回來嗎?

銀行家
社評:歐巴馬向華爾街宣戰

向一小批年薪超過百萬美元的人提供兆美元的紓困,激怒了天天擔心失業、擔心無家可歸的普通美國人

銀行家
讓銀行家承擔法律責任

Record公司執行長雷科德:爲解決引發本輪危機的痼疾,應建立一種有限責任模式,讓銀行家本人對自己獎金的累積總額承擔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