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糖產品

徵收糖稅有用嗎?

FT撰稿人阿胡賈:對含糖飲料徵稅無法讓我們降低攝入量,不僅會讓理應修改配方的製造商逃脫責任,還可能讓我們忽略一些真正需要用智慧來應對之事。

有個事實讓我們難以接受:我們酷愛的食物往往對身體有害。人類演化的歷史讓我們渴望攝取糖和脂肪。正是這些高熱量物質讓我們的祖先在荒年免於餓死。

如今這些成分變得便宜而充足,在全球範圍內導致肥胖和2型糖尿病的增加。不久前,隨著一份報告的發佈,這個問題在英國重新引發了關注。這是一份有關公共健康、尤其是兒童肥胖問題的報告。現在,圍繞著對軟飲等高糖產品徵稅的好處,政治人士和健康專家之間爆發了一場激烈的戰爭。我能理解這種呼聲,這樣的舉措可能會讓我們感到震驚從而減少消費。但是,從開徵糖稅著手解決這個問題可能不是好辦法。

在高收入國家中,開徵一項足以阻止沉溺者的重稅對那些自我剋制的人來說,可能是不公平的。而且,開徵糖稅的結果是,政府將會對一種既無毒也不會讓人上癮的調味料施展自己的財政影響力;這會淹沒對其他不良物質的討論,如飽和脂肪和鹽分等;使製造商不必改變它們的產品;最令人擔心的是,這傳達了一種政府能讓消費者免於承擔個人責任的印象。

您已閱讀30%(411字),剩餘70%(95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