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避稅

向美國企業境外利潤徵稅

美國哈佛大學教授薩默斯:儘管在有關公司稅改革的批判視角之間存在著緊張,但當前的辯論已使我們面臨一個極爲扭曲的局面,以至於雙贏改革很容易實現。

沒有人對美國公司稅體系滿意。從一個角度來看,主要問題在於,儘管相對於國內生產毛額(GDP)來說公司利潤非常高,但稅賦卻非常低。在政府預算赤字引起嚴重關切之時,當成千上萬國防職員暫時被解僱或者被迫無薪休假之時,當用抽籤決定哪些家庭不再獲得學前教育項目「開端計劃」(Head Start)資助之時,很多成功的公司卻納稅很少甚至不納稅。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主要問題在於美國的公司稅率高於其他所有主要經濟體,而且與其他國家不同的是,美國對境外利潤徵收很高的稅。據信,這給參與全球競爭的公司帶來了不公平的負擔,阻礙了企業將海外利潤匯回國內,而且——由於這導致的投資模式——以美國工人爲代價讓外國工人受益。

這兩種關於公司稅的視角是指向相反的方向。第一種觀點指出了通過堵塞漏洞提高財政收入的可取性;後一種觀點似乎是在呼籲減少公司稅務負擔。難怪關於公司稅改革的辯論如此分歧。

您已閱讀24%(378字),剩餘76%(120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