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務

「海外家族辦公室手記」系列之五:一位退休企業家的人生選擇與身份籌劃

New East:對於早就是實現了財富自由的退休企業家客戶,如何能協助他們找到放下事業後,個人生活熱情「新的成長點」是至關重要的。

傳統與變革:單一家族辦公室如何平衡?

陳楚凡:單一家族辦公室如何調整其戰略性角色?如何在傳統和變革中找到適當的平衡?應採取哪些行動助力家辦的利益相關方應對挑戰?

耐克
耐克未能阻止歐盟稅務調查

位於盧森堡的歐盟普通法院稱,在針對荷蘭官員關於耐克稅務安排的裁決提起的訴訟案件中,歐盟監管機構採取了適當行動。

稅務擔憂促使倫敦金融城銀行召回滯留海外員工

由於擔心員工滯留海外工作帶來潛在的稅務負擔,倫敦金融城各大銀行正要求員工返回英國,但可以不到辦公室上班。

拜登抨擊川普避稅

在媒體報導美國總統避稅行為後,拜登競選團隊投放了一則廣告,將其納稅額與普通美國人的納稅額進行了比較。

川普
《紐約時報》稱川普有11年未繳納任何聯邦所得稅

《紐約時報》對川普18年間的納稅情況進行了調查,發現有11年他完全沒有繳納聯邦所得稅,還有兩年分別只繳納了750美元。

川普
川普與德意志銀行是什麼關係?

美國最高法院正考慮是否曝光美國總統與德國最大銀行之間的關係。這層關係位元朗普以往任何一段婚姻都持續更久,隱藏著更多的祕密。

稅收
稅收確定性原則亟待落實

翁一、劉林鵬:稅收應具有穩定性、可預測性,爲各類經濟主體降低額外的風險和難度,降低交易成本與不確定性。

黑石將由合夥制改爲公司制

在美國企業所得稅稅率由35%下調至21%之後,有利於避稅、但報稅程式繁瑣的合夥制失寵,黑石成爲繼KKR之後又一家改制的私募股權公司。

電影業
中國調查明星「陰陽合同」行爲

在崔永元曝光影視明星藉助「陰陽合同」逃稅後,中國國家稅務總局宣佈展開調查,中國各大電影公司和人才經紀公司股價大跌。

蘋果面臨歐洲最大稅收罰單

歐盟委員會裁定這家美國公司得到愛爾蘭的非法政府援助。蘋果將必須向都柏林補交數十億歐元稅款。

瑞心
FT社評:瑞信認罪的啓示

美國司法部會試圖將與瑞信的和解,描述爲鐵腕處治銀行業體系不當行爲的典型案例。但目前只有一批低級別僱員被起訴,將高階主管繩之以法纔是對正義的更好伸張。

避稅
向美國企業境外利潤徵稅

美國哈佛大學教授薩默斯:儘管在有關公司稅改革的批判視角之間存在著緊張,但當前的辯論已使我們面臨一個極爲扭曲的局面,以至於雙贏改革很容易實現。

稅務
如何改革國際公司稅制?

FT專欄作家凱:必須讓向稅務當局提供假賬的企業高階主管和會計人員爲所作所爲負責,他們聽到背後關上的那扇門,或許是監獄牢房的房門。

瑞士
FT社評:G7必須繼續稅務改革

瑞士的銀行保密制度再遭美國重創,凸顯大型經濟體已迅速出手對避稅港施壓。淨化稅收制度是一條漫長的道路,目前的舉措只是開始,七國集團必須拿出更多實際行動。

稅改
美國稅改勢在必行

美國衆議院前議長哈斯特、衆議院前民主黨領導人格普哈特:華盛頓必須採取的措施之一是,就根本性稅收改革進行徹底辯論。

稅務
美國稅制不改不行

美國前財長薩默斯:在人口老齡化、醫療成本不斷上升、政府債務沉重的背景下,美國政府需要更多財政收入。同時,當前稅收制度在某些方面明顯不公平,加劇了不平等。

稅務
美國應慎對海外賬戶徵稅

FT專欄作家邰蒂:美《外國賬戶稅務合規法案》引起全球性銀行廣泛的擔憂。這種擔憂不僅針對法案細節,也針對美國製定政策的普遍模式。

歐巴馬向富人增稅是危險之舉

FT專欄作家克魯克:美國憎惡華爾街財閥賺取不義之財,希望富人能幫助將聯邦預算置於控制之下;但別忘記,美國也是一個爲努力、才智、創造力與奮鬥而來的成功喝彩的國家。

歐美大鬧避稅天堂

在震驚列支敦斯登和瑞士的銀行業醜聞的刺激下,歐盟準備堵上法律漏洞,將逃稅者予以曝光。美國總統歐巴馬則發誓,要打擊避稅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