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心

FT社評:瑞信認罪的啓示

美國司法部會試圖將與瑞信的和解,描述爲鐵腕處治銀行業體系不當行爲的典型案例。但目前只有一批低級別僱員被起訴,將高階主管繩之以法纔是對正義的更好伸張。

如果說金融危機帶來什麼好結果的話,那便是它讓選民和政客更加清醒地意識到:資金可以被輕而易舉地藏起來,不用交稅,無影無蹤。

2009年,瑞銀(UBS)屈於美國檢方壓力,同意支付7.8億美元罰金,並提供有關逃稅美國公民的資訊。從那以來,增強與稅務部門的資訊共享成爲趨勢所向。

但本週,美國卻將鬥爭推向更激烈的水準。在一場備受矚目的和解中,美國司法部(US Department of Justice)迫使瑞信(Credit Suisse)承認在與瑞銀相似的一起案件中負有刑事責任,並對該銀行處以26億美元罰金,但瑞信的罪行可能既不如瑞銀嚴重,也不如瑞銀廣泛。

您已閱讀24%(275字),剩餘76%(88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