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銀行家

「大到不能倒」的弊端

FT專欄作家約翰•凱:把「大到不能倒」的概念制度化,將加重道德危機問題,而且還會使銀行對政府紓困產生期望,認爲這是它們應得的權利。

上上週六英國《金融時報》的頭條新聞是「銀行家贊成繳納全球稅」,這比「人咬狗」更適合當頭條,只略遜於「教皇不是天主教徒」。報導中援引的銀行家,是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的約瑟夫•阿克曼(Josef Ackerman)和巴克萊資本(Barclays Capital)的鮑博•戴蒙德(Bob Diamond)。因此你可能會想,他們的積極性帶有作秀的成分。你說對了。

這兩位紳士均表示,贊成向銀行徵稅,用於成立一隻國際紓困基金,專門紓困被認爲「大到不能倒」的機構。若在全球範圍內實施這樣一項計劃,則不會改變各銀行在競爭中所處的地位,儘管這會帶來一種可能性:這項稅收將轉嫁到儲蓄者和借款者身上。這隻基金將確保金融體系的穩定,同時避免在將來給納稅人造成負擔。

或許是這樣吧。但更有可能的是,通過把「大到不能倒」的概念制度化,這項計劃會加重「道德危機」這一根本問題。它還會把政府向銀行業體系注資的舉措,從應對極端緊急情況的一種例外措施,轉化爲一種期望,甚至是一種應得的權利。

您已閱讀31%(436字),剩餘69%(97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約翰•凱

約翰•凱(John Kay)從1995年開始爲英國《金融時報》撰寫經濟和商業的專欄。他曾經任教於倫敦商學院和牛津大學。目前他在倫敦經濟學院擔任訪問學者。他有著非常輝煌的從商經歷,曾經創辦和壯大了一家諮詢公司,然後將其轉售。約翰•凱著述甚豐,其中包括《企業成功的基礎》(Foundations of Corporate Success, 1993)、《市場的真相》(The Truth about Markets, 2003)和近期的《金融投資指南》(The Long and the Short of It: finance and investment for normally intelligent people who are not in the industry)。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