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斯汽車

汽車業
小鵬汽車擬將自研智駕晶片整合至大眾等車型

這家中國汽車製造商稱其已開發出比輝達產品更強大的自動駕駛晶片,並預計福斯汽車和其他業內競爭對手將成爲其客戶。

汽車
斯泰蘭蒂斯高階主管:西方車企在中國節節敗退

畢高誠是有望接任斯泰蘭蒂斯CEO的內部人選之一,他對西方車企在中國丟失的市場份額感到「震驚」。

歐洲電動汽車銷售復甦面臨不確定性

第一季度歐洲電動汽車需求強勁,但分析師警告稱這一趨勢可能不會持續下去。

汽車
西方車企吸收中國本土技術,謀求在中國東山再起

西方車企吸收中國本土技術製造的新電動車型將在本週的上海車展上亮相,這將是對他們「在中國,爲中國」戰略的首次考驗。

歐洲汽車工業的命運反轉

兜兜轉轉,如今歐盟正在考慮要求進入歐洲的中國車企必須與本土企業成立合資企業或授權技術,正如中國過去所做的那樣。

大眾在華電動汽車銷量下滑,歐洲銷量翻番

這家德國車企在歐洲和美國的電動汽車交付量迅猛成長,與此同時,特斯拉在歐洲銷量大幅下滑。

汽車
汽車行業高階主管擔心川普關稅的下一個目標是什麼

高階主管們擔心,川普可能對汽車零組件徵稅。

銷量下降導致福斯汽車利潤大幅下滑

福斯汽車去年營業利潤下降15%,重組成本給歐洲最大汽車製造商造成沉重壓力。

保時捷
保時捷-皮耶希家族將投資範圍擴展到汽車業之外

目前,福斯汽車以及保時捷都在努力應對在華銷量大幅下滑。

汽車業危機下,德國人也想捲了?

張冬方:福斯汽車危機並非孤立,它只是德國汽車業和德國經濟面臨危機的縮影。危機的發生並未一夜之間,它早就在潛行中。

汽車業
福斯汽車的「錯」與」糾錯」

張冬方:無論管理層、股東,還是員工和員工利益代表,都不得不承認,福斯汽車真的面臨問題,只是在誰的錯和如何糾錯上,各方各執一詞。

德國工會領導人敦促政府取消債務上限以保護經濟

IG Metall主席本納表示,德國應效仿美國和中國,大力支持本國工業,這意味著借款上限必須取消。

電池
陷入困境的北伏可能難以找到買家

北伏曾是歐洲電池行業的巨大希望,如今卻面臨著獲取金融救助的艱鉅任務。

德國裁員潮導致大選氣氛低落

這個歐洲最大經濟體正面臨數十年來最嚴峻的經濟形勢,而2月份的大選正是在此背景下進行的。

福斯汽車出售新疆工廠

這家德國汽車製造商表示,出售位於新疆的工廠是出於「經濟原因」。

Northvolt
福斯汽車過去一年減記了其在Northvolt的大部分股份

減記是在過去11個月分階段完成的,因此預計不會對福斯汽車的財務業績產生任何實質性影響。

領導力
老牌公司也需要靈活的戰略才能成爲長壽公司

斯特恩:沒有哪條鐵律規定企業會不斷發展壯大,即便是以卓越而聞名的企業。

福斯汽車北美分部負責人辭職

保時捷老將格魯納接替「自願辭職」的帕布羅•迪西,嘗試重新奪回美國市場份額。

川普連任動搖了福斯汽車的美國夢

在關稅威脅和補貼調整出現之際,福斯汽車的純電動SUV在美國銷售疲軟。

FT社評:歐洲汽車製造商面臨的「完美風暴」

保護主義並非解決之道,歐洲汽車業必須正視通過削減產能和裁員來削減成本的必要性。

汽車業
老牌車企如何面對中國對手的崛起?

市場是不講情面的技術篩選者,如果轉型勢在必行,那麼拖延只會讓你更加落後。

再次陷入危機的福斯汽車能走上改革之路嗎?

歐洲最大的汽車製造商正與工人和政界人士交戰,試圖渡過痛苦的電動汽車轉型期。

福斯汽車第三季度利潤下降64%

福斯汽車在華銷售的低迷是一大原因。該集團財務長強調,「迫切需要」降本增效。

爲什麼歐洲的汽車危機主要源於中國?

中國這個曾經利潤豐厚的市場如今競爭激烈,越來越多中國電動汽車出口海外,加劇了歐洲境內汽車銷售放緩的態勢。

福斯汽車一名高階主管被中國驅逐出境

知情人士稱,福斯汽車中國首席行銷官森皮爾在泰國度假返回中國後,被檢測出大麻和可卡因陽性。

福斯汽車重組面臨重大考驗

這家汽車製造商需要克服內部阻力,以實現提升競爭力所需的必要變革。

德國車企躺著數錢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

張冬方:德國汽車製造商因其特殊的商業模式,在變化中的大環境下面臨著特殊的困境。

福斯汽車因銷售疲軟三個月內第二次發佈盈利預警

盈利指引下調之際,福斯汽車正在考慮關閉德國的工廠,這在其87年的歷史上尚屬首次。

投資者要求奧博穆放棄同時擔任保時捷和大眾CEO

在管理層試圖關閉德國工廠並裁員之際,要求奧博穆放棄雙重CEO身份、專注於大眾重組的呼聲日益高漲。

製造業
外國車企在華工廠同樣面臨產能過剩

白艾德:幾乎所有外國品牌都在華建立了業務,它們沒預料到自己的汽車銷量會急劇下滑,也沒預料到中國自己的汽車業會發展這麼快。

福斯汽車終止爲期30年的德國工人就業保障協議

德國工會表示,將針對這家歐洲最大汽車製造商發起罷工行動。

大眾考慮關閉在德工廠,不只是一家車企的危機

張冬方:表面上看,這只是一家大企業在轉型中面臨的陣痛,但大眾的陣痛給德國經濟造成的衝擊,不亞於一場地震。

大眾前CEO迪斯反駁工人代表批評

大眾勞資委員會主席卡瓦洛指責2022年離職的迪斯讓公司在如今暢銷的混合動力汽車領域「兩手空空」。

福斯汽車爲何要打破關閉德國工廠的禁忌?

歐洲最大汽車製造商爲應對電動汽車需求疲軟而實施的成本削減計劃引發了憤怒。

德國面臨高薪崗位大裁員危機

在歐元區最大的經濟體,高薪製造業工作不再那麼容易獲得。

福斯汽車警告員工:要用一兩年時間適應需求減少的情況

大眾財務長表示,在歐洲需求疲軟的情況下,公司有必要採取大幅削減成本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