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福斯汽車

大眾考慮關閉在德工廠,不只是一家車企的危機

張冬方:表面上看,這只是一家大企業在轉型中面臨的陣痛,但大眾的陣痛給德國經濟造成的衝擊,不亞於一場地震。

福斯汽車是德國的一個特殊存在,它既是德國最大的僱主,也是德國汽車業繁榮和「德國製造」的某種標誌,可是而今,在汽車業電動化轉型從而重新洗牌行業的時期,這個特殊的存在也早已開始搖搖欲墜。

9月2日,福斯汽車集團高層宣佈計劃更嚴格地削減開支,並表示現有削減開支措施已經不足以應對目前的形勢,於此不排除關閉在德工廠。這項激進的削減開支計劃主要針對是福斯集團旗下的福斯汽車品牌。福斯汽車乘用車品牌CEO舍費爾在致員工信中稱,目前以減少老員工(臨近退休者)工作時長和補償金(高額補償主動離職)的削減開支計劃不足以完成削減開支計劃的已定目標,並稱目前的形勢極其嚴峻,而簡單的削減措施已經無法緩解這個局面。這意味著大眾可能要推翻30年前達成的一項工作崗位保護協議,即2029年之前不裁員。

根據企業職工委員會的說法,董事會認爲在德國至少一家整車廠和一家零組件廠是「沒有必要的」,但所有地區的工廠則認爲自己是「必不可少的」。這可能會涉及到大眾在德國境內狼堡、卡塞爾、漢諾威、恩登、布藍茲維十家整車廠和零組件工廠。

您已閱讀19%(449字),剩餘81%(194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米國薯國

薯國,愛喫馬鈴薯的德國;米國,愛喫大米的中國。本專欄聚焦於與中國比較下的德國和歐洲,尤其是德國和歐盟在數字經濟領域的數據保護、反壟斷等監管政策 。在數字經濟監管領域,歐盟是先行者。作者張冬方,資深媒體人,做過雜誌,幹過電視,做過人物訪談記者,幹過生活類編輯。近十年來紮根德國,觀察和報導德國社會和政治熱點,作者郵箱:[email protected]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