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辦公

「請不要浪費我的時間」:設定界限是必要的還是粗魯的?

拒絕猶豫不決的人可能顯得有些唐突,但在這個資訊過載的時代,佔用他人寶貴的時間同樣是一種冒犯。

Z世代正引領重返辦公室的潮流

數據顯示,年輕員工比嬰兒潮一代更渴望面對面工作的聯繫和日常工作。

副業、線上會議與大規模休閒化:新冠疫情如何塑造新的工作方式

封鎖五年後,哪些影響是持久的,哪些疫情趨勢被遺忘了?

星巴克宣佈裁減1100個辦公室崗位

這是星巴克自2018年以來首次裁減辦公室崗位,新任CEO布萊恩•尼柯爾試圖重振這家全球最大咖啡連鎖店。

波士頓諮詢擴大倫敦辦公室

波士頓諮詢將倫敦主要辦公室的面積擴大了30%以上,給萎靡不振的倫敦商業地產市場帶來了希望。

重返辦公室的爭議在英國公共部門蔓延

土地註冊局的員工在被要求每週返回辦公室三天後,將採取勞工行動。

當我們談論辦公室時,我們實際上在談什麼

對我們工作地點的持久興趣使其成爲閒聊中的熱門話題。

美國
共和黨衆議院議長和馬斯克要求聯邦員工「重返辦公室」

川普責成馬斯克根除政府效率低下問題。據一份報告顯示,只有大約「1%」的公務員真正在辦公室工作。

葡萄牙禁止僱主在非工作時間聯繫員工

新規將禁止僱主在工作時間外聯繫員工,並要求僱主向員工支付居家辦公產生的額外費用,如能源費、通訊費和設備維護費等。

我們準備好迎接「非同步工作」了嗎?

「非同步工作」說白了,就是「當」你想工作的時候再工作,但許多希望轉向靈活辦公模式的企業似乎還沒有準備好。

職場
週一和週五空曠的辦公室讓人不安

人們喜歡週一和週五在家工作,疫情下混合工作制的普及加強了這一趨勢,引發了對於工作效率和城市中心未來的擔憂。

後疫情時代如何辦公?

希爾:許多職業無法居家工作。聰明的企業將重新配置工作崗位,以使員工的現場和遠距辦公技能實現最佳組合。

居家辦公隱現法律雷區

克拉克:居家辦公帶來一系列法律難題,比如,企業有沒有義務爲員工提供像樣的辦公桌、電腦、寬頻,甚至供暖和照明?

時區
是時候取消時區了嗎?

2011年,曾有人主張用協調世界時來取代全球範圍的時區。從當今世界的現實看,實行全球統一時間的想法很可能已經不合時宜。

2020會否成爲「內向者之年」?

亨尼森:開始居家辦公後,一位外向的同事問:「你不會想念你的同事嗎?」說實話,對於獨自工作時成效最高的內向者,這未必是個問題。

倫敦金融城企業計劃讓遠距辦公成爲常態

倫敦金融城的銀行、資產管理公司、保險公司及會計師事務所紛紛拿出計劃,打算將員工在家辦公變得更常規化。

居家辦公滋長偏執想法

在家辦公讓人們失去了以往用來了解事態的社交反饋,再加上經濟低迷時期對裁員的恐懼,人們更容易走向偏執。

居家辦公增大企業保密難度

羣體居家辦公的情況下,銀行、券商等機構更難確保員工完全遵守辦公行爲準則。新的工作模式還降低了一些合規工具的有效性。

在家工作如何避免成爲技術的奴隸?

作爲BP首席醫療官,理察•赫倫擔憂遠距辦公的負面影響。他認爲,挑戰在於如何利用技術的力量,同時又不淪爲技術的奴隸。

在家「奮戰」的日本上班族有多難

習慣在辦公室超時工作的日本上班族這次才發現,自己家房子非常不適合辦公。業內人士稱,此次新冠疫情將激發對住宅設計的反思。

疫情之下,軟體類股票成爲贏家

相對於股市大盤而言,估值已經極高的軟體類股卻更具韌性,有的股票價格甚至創下新高。

Lex專欄:疫情期在家辦公網速夠嗎

由於新冠疫情導致各個國家相繼封國,員工們需要快速、可靠的網路連接。中國和南韓的員工裝備精良,英國許多家庭卻還在用銅線上網。

職場
在家辦公:讓同事一窺你的靈魂

雅各:沒有辦公室閒聊的時候,視訊通話幫助填補了空虛。影片中透露出的生活細節提供了不少八卦素材。

可以在家辦公,但也並非天堂

克拉克:爲阻止新冠疫情蔓延,許多中國人被鼓勵在家辦公,我們即將進行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在家辦公實驗。

爲什麼100%的遠距工作在美國西海岸很普遍?

在舊金山工作,生活成本太高:一套只有一間臥室的公寓月租4000美元!解決辦法是在灣區找份工作,然後搬走。

自由職業者的新選擇:家庭共享辦公

雅各:家庭共享辦公吸引的是孤獨、希望找到歸屬感、但不必花錢租用正規共享辦公空間的自由職業者。

彈性工作模式遭遇反彈

Yahoo女掌門人禁止員工在家辦公的決定引起各方錯愕,此舉似乎有違彈性工作的潮流,但Yahoo公司洩露的備忘錄揭示了這個決定背後的一些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