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在家辦公

居家辦公增大企業保密難度

羣體居家辦公的情況下,銀行、券商等機構更難確保員工完全遵守辦公行爲準則。新的工作模式還降低了一些合規工具的有效性。

當我還是一名初級記者時,我目睹了我們報社跑白宮新聞的同事與她的丈夫——爲另一家出版物報導總統新聞的記者——的正面競爭。這兩口子商量好詳細的規則,不許在家裏聽對方打電話,不許詢問會議情況,不許看對方的檔案。令人意外的是,這一安排居然管用。

有一些家庭利益衝突解決得就遠沒有這麼愉快了。2018年末,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向諮詢師Peter Cho提起民事訴訟,指控他進行內幕交易,稱他在與其時任未婚妻——瑞銀(UBS)的一位銀行家——同居期間,偶然聽到她在參與一宗涉及維珍美國航空(Virgin America)的交易,隨後他購買了該航空公司的期權。Peter Cho支付了53.2777萬美元和解費,了結相關指控。

這只是衆多「枕邊話」案件中的一起。在此類案子中,不擇手段的交易員利用從伴侶那裏竊取的資訊牟利。最嚴重的案件之一是,前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高階主管邁克爾•德夫林(Michael Devlin)在2008年承認犯下內幕交易共謀罪,「挪用」了他妻子經手的至少13宗交易的資訊。他妻子當時是博然思維(Brunswick)的公關主管。

您已閱讀28%(480字),剩餘72%(125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