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銀行

蒙格
爲什麼商業銀行不應做投行業務?

李楠:波克夏股東會上,蒙格說商業銀行不應做投行業務,對中國有何啓發?科技新創企業宜用直接融資,投資人須分擔風險,「投貸聯動」不適用。

銀行業
新時期商業銀行數位化轉型的新挑戰與應對路徑

湯志賢:當前中國銀行業數字轉型的討論焦點,應該是如何在當前環境下深入推進轉型,而不是探討何時或如何啓動轉型。

央行
《商業銀行法》爲何修訂?

周浩:《商業銀行法》修訂體現了行業發展、國際監管潮流變化、國內政策變化及貨幣政策框架現代化,大方向體現了「市場化」和「嚴監管」趨勢。

國債
商業銀行參與國債期貨市場時機是否成熟?

蔡浩:作爲國債市場最大的持有主體,商業銀行爲何一直無緣參與國債期貨市場,現在是否已經到了參與時機?

銀行業
中國加強商業銀行股權管理

中國銀監會稱,使用金融產品持有商業銀行股份超過5%的股東將被要求退出持股。這是遏制激進收購的最新行動。

高盛
高盛的「身份危機」

加普:監管要求和經濟因素迫使高盛嘗試在投行業務之外增加傳統銀行業務,但這讓它變得越來越像一家普通銀行。

銀行
信用違約互換正在爲中國銀行業「擋槍」

張化橋:信用違約互換是華爾街的發明,金融危機期間曾重創許多重要的金融公司,而如今此類工具在中國最受歡迎。

社會

銀行業
中國商業銀行向全能銀行轉型

除了資本金要求提高以外,中國各銀行不得不應對利率市場化和不良貸款上升。這種局面正推動各銀行開發新的創收來源,在多個領域與券商競爭。

存保制度引發存款搬家可能性不大

特許金融分析師蔡浩:市場觀點認爲,存款保險制度將加速銀行負債脫媒。促使儲戶將存款轉投債券和股票市場,推動直接融資。但這可能高估了中國存款人的風險偏好。

銀行
商業銀行修法應立足優化金融生態

中國安邦集團研究總部:時隔十一年,中國《商業銀行法》的修訂工作正式啓動。商業銀行已在綜合經營的路徑依賴上漸入佳境,該法修訂屬於事後法律認可。

中國商業銀行業押寶社區銀行

民生銀行發展規劃部劉燕:社區銀行的出現,是中國商業銀行業面對電子商務挑戰和利率市場化的應對嘗試,未來幾年新增銀行營業處將主要以社區銀行的形式出現。

商業銀行如何面對「跨界」挑戰?

中國民生銀行發展規劃部高級經理劉燕:從阿里金融到電子錢包,零售、電信和金融正日益交叉融合,互相依賴又彼此競爭。對傳統商業銀行而言,核心競爭力何在?

中國五大行的兩大問題

中國內地撰稿人陳寧遠:中國五大商業銀行上半年業績強勁,但股價乏善可陳,是否值得投資備受懷疑。疑慮焦點集中在對地方政府融資平臺的貸款和資本管理問題上。

中國
分析:中國商業銀行重返資本市場

爲了對沖預期中不良貸款的上升,中國央行可能提出更爲嚴格的資本充足率要求,這正是推動農行和民生銀行重返資本市場的主要原因。

銀行改革不能本末倒置

中國銀監會主席劉明康:中國銀行業基本避免了全球金融危機最糟糕的情況,但我們不應自滿。對中國而言,最大的挑戰仍然是產業結構調整帶來的信貸風險。

中國
Lex專欄:中國商業銀行

增加撥備,有助於降低未來中國銀行業的風險。但在經濟本已承壓之際,這是否足以促使各銀行繼續放貸,仍需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