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末中國五大國有上市商業銀行公佈中報,顯示五大行上半年共實現淨利潤3435 .87億元,平均同比成長31.88%;年化平均資產回報率1.46%;每股收益分別爲工行0 .31元、農行0 .21元、中行0 .24元、建行0 .37元和交行0.43元。
與燦爛的業績增幅相比,五大銀行A股股價今年上半年乏善可陳。與1月初相比,五大行幾乎沒有漲跌(其間股價最高時是4月初,與1月相比集體漲了10%,但同期大盤漲幅20%左右,其中交行按照復權價計算)。雖然此刻五大行板塊勉強跑贏同期大盤,但活躍程度比熊市的大盤還要萎靡不振。
市場普遍分析認爲,雖然五大行目前的估值幾乎是有史以來週期性估值的最低水準(五大行平均靜態本益比爲6.3倍,最高爲工行的6.7倍,最低的交行只有5.7倍),但是否值得投資還是備受懷疑。疑慮焦點集中在兩個問題上:一是五大行對地方政府融資平臺的貸款問題;二是五大行的資本管理問題——但這兩個問題其實是一個問題。
您已閱讀9%(409字),剩餘91%(412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