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 IS TIME FOR COMPREHENSIVE RESCUES OF FINANCIAL SYSTEMS
必須全面拯救金融業


FT首席評論員沃爾夫:眼下驅使金融市場分崩離析的憂慮情緒,與不久前推動金融市場繁榮的貪婪一樣誇張。必須馬上終止這種恐慌。那麼我們應該做些什麼呢?答案是:「任何事情」。

The time for a higgledy-piggledy, institution-by-institution and country-
by-country approach is over. It took me a while – arguably, too long – to realise the full dangers. Maybe it was errors at the US Treasury, particularly the decision to let Lehman fail, that triggered today's panic. So what should be done? In a word, “everything”. The affected economies account for more than half of global output. This makes the crisis much the most significant since the 1930s.

採用雜亂無章、一家機構接著一家機構、一個國家接著一個國家的解決方式的時代已經過去。我花了一些時間——可以說是太長的時間——才意識到全部的風險。或許是美國財政部的錯,特別是任憑雷曼兄弟(Lehman)倒閉的決定,引發了今天的恐慌局面。那麼,我們應該做些什麼呢?一言以蔽之,就是「任何事情」。被波及的經濟體佔全球產出的一半以上,使得這場危機在很大程度上成爲20世紀30年代以來最重大的危機。

您已閱讀8%(663字),剩餘92%(764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馬丁•沃爾夫

馬丁•沃爾夫(Martin Wolf) 是英國《金融時報》副主編及首席經濟評論員。爲嘉獎他對財經新聞作出的傑出貢獻,沃爾夫於2000年榮獲大英帝國勳爵位勳章(CBE)。他是牛津大學納菲爾德學院客座研究員,並被授予劍橋大學聖體學院和牛津經濟政策研究院(Oxonia)院士,同時也是諾丁漢大學特約教授。自1999年和2006年以來,他分別擔任達佛斯(Davos)每年一度「世界經濟論壇」的特邀評委成員和國際傳媒委員會的成員。2006年7月他榮獲諾丁漢大學文學博士;在同年12月他又榮獲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科學(經濟)博士榮譽教授的稱號。

相關文章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