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運的是,歐巴馬擁有帶領世界走向解決所需要的威信:他的雙手是乾淨的、他無意爲美國開脫是顯而易見的。同時,將世界經濟置於比較穩固的基礎之上,既符合美國的利益,也符合全世界的利益。萬一這一努力失敗了,我擔心結局將是保護主義復甦。
那麼,全球失敗在什麼地方?它是一些國家傾向於長期過度供給和其它國家傾向於過度需求之間有害的相互作用。這就是我的《理順全球財務》(Fixing Global Finance)一書的主題。但全球經濟現在最重要的問題是,支撐赤字國過度需求的由信貸推動的家庭借款已經驟停。除非這種趨勢被逆轉,否則盈餘國的過度供給也會隨之崩潰。該聲明是邏輯的產物:從全球層面來看,供給必須等於需求。問題只是在於調整如何發生。
去年12月14日,北京大學的邁克爾•佩蒂斯(Michael Pettis)在英國《金融時報》上表明瞭自己的論點。佩蒂斯教授認爲世界已被劃分成兩大經濟陣營:一是擁有消費金融和高消費彈性體系的國家;二是高儲蓄和高投資國家。前者最重要的代表是美國,而後者是中國。西班牙、英國和澳洲是美國的迷你版;德國和日本則是當代中國的成熟版。
您已閱讀24%(474字),剩餘76%(148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