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主義

斯里蘭卡左翼新總統令建制派不安

迪薩納亞克的競選承諾包括挑戰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支持的斯里蘭卡債務重組,以及經濟復甦計劃、減稅、打擊腐敗。

新馬克思主義者迪薩納亞克贏得斯里蘭卡大選

這位局外人乘著反建制浪潮贏得大選,他承諾根除政治王朝腐敗,並遵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30億美元的救助計劃。

成長沒有讓我們幸福?

在日本新近迴歸主流的馬克思主義思潮中,哲學家齋藤幸平是代表性人物。他的著作近年意外走紅,他主張「去成長」是解決社會問題的唯一辦法。

戈巴契夫去世之際談馬克思主義對英、德、俄的影響

何越:馬克思生前認爲最有可能實現社會主義的是德、英、法、美。1917年,超出馬克思生前預計與設想,列寧在俄羅斯領導社會主義革命成功。

Reddit「反工作」論壇在「大辭職潮」中發展壯大

這個網路社區吸引了160萬名成員,他們發文抱怨老闆,並互相鼓勵辭職。

華盛頓抗議背後的政治經濟學

胡月曉:美國街頭抗議來自政治極化,那麼根源在哪裏?經濟低迷並不一定帶來政治極化,兩級分化、中產消融,纔是帶來政治極化的直接原因。

英國
馬克思與英國人的平等生活

何越:工黨促成英國從貴族社會向人民社會轉型的歷史事實讓我感懷。多年來我對馬克思的厭煩竟然在英國被工黨拯救了。

北大馬克思主義學會學生和警衛發生衝突

北大學生課外活動指導中心週五上午發佈公告,將該校馬克思主義學會數名負責人更換爲中共黨員。當天十幾名學生舉行了抗議。

杭士基等學者呼籲抵制中國的馬克思主義大會

因北京方面近期打壓組織親勞工團體的學生,世界各地的30多位學者呼籲抵制在中國舉行的世界馬克思主義大會。

「左翼青年」的言論自由,要不要保護?

陳抒寧:一個自由主義者反對言論自由被褫奪,並不是爲了以後能得到相應的回報,而只是在踐行他自己的政治正義。

一位馬克思主義者的婚禮

李江:國慶前夕,一位馬克思主義者正在舉辦婚禮。婚禮上,新娘向新郎、我的高中同學贈送了他最愛的《資本論》。

社會
暴民政治的歷史淵源

許成鋼:文革有深厚的極權主義歷史淵源,既包含大量的外來影響,中國歷史上就存在的暴民政治,也是其產生的土壤。

道術爲改革裂——中國改革以來的思想、學術和主義(中)

榮劍:國家主義在中國的有效性正在衰減,但它就像鴉片一般令高層和民間上癮。最近中國與外部的緊張關係,將加劇國家主義的合法性危機。

道術爲改革裂——中國改革以來的思想、學術和主義(上)

榮劍:這40年的中國思想史,先後經歷了思想的年代、學術的年代,和主義的年代。思想界如今高度分裂,肇始於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學術合法性的喪失。

馬克思
從馬克思到列寧

張千帆:或許列寧歪曲利用了馬克思理論,但馬克思的理論框架及其終極訴求本身,是否也要對這種曲解負責呢?

自由的馬克思與專制的馬克思——寫在馬克思誕辰200週年之日

張倫:在自由秩序已經確定的國家,馬克思作爲一種思想資源,可以是爭取社會公正的人們的選擇、借用的資源之一。

個人崇拜的危害

鄧聿文:個人崇拜在有著專制歷史的國家,特別是那些剛獨立不久或革命後的發展中國家和社會主義國家容易出現。

中國學者呼籲加強馬克思主義經濟學教學

一羣中國學者表示,中國大學生須停止被西方經濟學原理洗腦

分析:馬克思主義對市場的饋贈?

經濟學家羅伯遜認爲,前共產黨國家似乎擅長普及教育、電力,並提供較好營商環境,但官僚們的尋租行爲意味著這些國家腐敗比較嚴重。

米勒班
米勒班:聰明的馬克思主義者

FT專欄作家斯卡平克:在寫於45年前的《資本主義社會下的國家》中,米勒班準確地預見到了資本主義如今的樣貌。

北韓
「邪惡軸心國創辦國」

有這樣一個國家:它在和平年代餓死了百萬人口,對統治者有任何絲毫不滿的人會被送到集中營,被外國醫生治好眼病的人瘋狂向領袖像下跪而不感謝醫生····當這個國家被布希列爲「邪惡軸心國」的時候,人們甚至把它當成一個笑話。FT亞洲版主編戴維·皮林指出:國際社會應當對野蠻侵犯人權的金家王朝保持高壓。

思想獨立的馬克思主義史學家

《旗幟週刊》高級編輯考德威爾:英國著名史學家霍布斯鮑姆於上週去世。儘管他所信仰的共產主義失去了吸引力,但他仍被許多人視爲具有獨立思想的偉大史學家。

危機讓馬克思主義復興?

FT專欄作家布里坦:今天我們所瞭解的馬克思主義很大程度上與馬克思本人無關。而馬克思主義最有趣的發展,出自於奧地利社會民主黨人希法亭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