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一年前,在點評英國馬克思主義史學家艾瑞克•霍布斯鮑姆(Eric Hobsbawm)寫的一本書時,記者尼克•科恩(Nick Cohen)曾猜測霍布斯鮑姆的訃告會是什麼樣子。科恩預言道,政治信仰與霍布斯鮑姆相同的人士會在訃告中讚美他的工作,而與霍布斯鮑姆持不同政見的人士可能會說,「他對極權主義的忠誠使他的作品變得醜陋」——這兩個陣營對他的評價會非常不同。
上週,95歲的霍布斯鮑姆去世了,而事實也證明,科恩的預言是錯誤的。不管近些年來的思潮如何,今天人們對霍布斯鮑姆的評價卻是驚人的一致。儘管幾乎沒什麼人極力主張他所信仰的共產主義,但與此同時,也幾乎沒什麼人反對將他列爲他所處的那個時代的偉大史學家。
不管霍布斯鮑姆曾經多麼大聲地宣揚共產主義教條,他的思想都稱得上獨立。而對蘇聯來說,霍布斯鮑姆的思想顯得過於獨立,因此,雖然他撰寫了許多關於民族主義、工業主義、帝國主義以及全球主義的影響深遠的論述,蘇聯卻一篇也沒有翻譯。不管霍布斯鮑姆算不算得上是激進的共產主義者,他都肯定算得上是頑固的共產主義者。即便在蘇聯入侵捷克斯洛伐克和匈牙利的時候,即便在柏林圍牆倒塌之後,他也緊握他的黨證不放。他的看法有時會有些偏激。比如史達林(Stalin)決定與希特勒(Hitler)結盟一事,他就把這件事的責任記在自由民主國家頭上。
您已閱讀29%(555字),剩餘71%(136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