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4年,彌爾頓在《論出版自由》中寫到: 「讓真理與虛僞交手吧;誰曾見真理在自由公開的遭遇戰中落於下風過?(Let her and Falshood grapple; who ever knew Truth put to the worse, in a free and open encounter?)」400年而今,依然有人憂心著真理之脆弱,非要在萬籟俱寂處才能聽到它一絲微弱的啼鳴。
近幾年,中國新興的「左翼青年」時常浮現於輿論中。與過去觀念中常被譏諷的「五毛黨」不同,這些青年中不乏名牌大學的學生。遺憾的是,我們往往是經由被打壓甚至於被拘捕的新聞才窺見他們的立場和觀點,如去年年底的張雲帆事件、今年8月的大學生聲援佳士維權工人事件、今年9月下旬的北大社團「馬克思主義學會」社團註冊遇阻事件等。
左翼青年連受打壓,社會各界聲援者有之,駁斥者有之;扼腕嘆息者有之,撫掌叫好者亦有之。這種種迥異的反響,又不依派系劃分。左派中有聲援支持者,認爲每個羣體的言論自由都應當受到保護,「爲衆人抱火者,不可使其凍斃於風雪;爲理想開闢道路者,不可使他困頓於荊棘」;也有認爲他們不切實際,是「憑著熱情做錯了事」,甚至覺得他們理解錯了馬克思主義,要將他們開除「左」籍的。自由派和右派中,也既有冷眼覺得他們其求仁得仁、自食其果的,也有支持其自由發聲,認爲「言論自由不分左右」的。
您已閱讀21%(580字),剩餘79%(213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