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

在相互尊重基礎上重構醫患關係

嶽源:緩和醫患矛盾最迫切的是做好溝通工作,專業人做專業事,非專業人信任專業人,纔是正常社會應有的狀態。

上週,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婦產科醫生被產婦家屬毆打的影片曝光,讓敏感的中國醫患關係再次受到關注。事發今年9月22日,產婦孫某的丈夫鄭某宇因醫院不同意產婦剖宮產的請求,在當面與婦產科醫生交涉過程中,動手毆打三名醫生,產婦女兒隨後趕到,揮拳傷醫。傷勢最重的醫生郝英東眼眶骨和下頜骨骨折。

10月13日,北京西城區警方發佈公告稱,毆打醫生的產婦丈夫鄭某宇已被刑事拘留,其女鄭某蕊雖有打人行爲,但考慮其爲在校大學生,並已認真悔過,且取得被打醫生諒解,已被取保候審。此外,涉事醫院、孫某女兒所在首都師範大學,以及中國醫師協會均對此事發表聲明,表明立場。

暴力傷醫事件時有發生,這起北大醫院婦產科傷醫事件能引起如此強烈的關注,或是因爲北大醫院的名氣,或是現場影片展現的暴力程度讓人憤恨,亦或是事發婦產科,關係母女兩人安危,自然會引來諸多關注。

您已閱讀15%(361字),剩餘85%(207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