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

川普將醫療衛生領域公共支出降至十年來最低水準

聯邦法官裁定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拒絕支付撥款的做法爲非法,受這一裁決影響,相關撥款有望立即恢復。

英國醫療機器人公司擬以40億美元出售

總部位於劍橋的CMR Surgical已聘請顧問參與交易流程,該公司正計劃進軍美國市場。

歐盟限制進口中國醫療器械

歐盟決定,在未來五年內將中國競標者排除在價值超過500萬歐元的公共採購合同之外。

醫療
醫療革命:創新模式重塑新興經濟體健康版圖

Prof. Sundara:在資源有限且人口持續成長的國家,面對日益成長的醫療服務需求,創新的醫療服務方式已不是可選項,而是必需項。

科學
科學家在血液老化和肢體再生研究方面取得突破

兩項最新研究可能有助於開發針對「回春」和肢體再生的更好治療方法。

WHO
世衛組織批准在大流行病期間共享疫苗的協議

這一協議旨在填補曾讓新冠疫情全球應對行動陷入困境的資源缺口。

董小姐的「快車道」觸動社會永久不公的敏感神經

葉勝舟:階層固化如果成爲羣像、風氣、主流,負面影響惡劣。沒有競爭,就沒有活力,沒有未來,死水一潭。劣幣驅逐良幣,讓人看不到希望。

協和「4+4」爭議彰顯美式醫生培養模式在中國的水土不服

肖經棟:「4+4」模式參考了美國醫生培養模式,但缺乏美國的基礎,在中國自然會碰到水土不服的問題,比如中國沒有統一的醫學標化考試。

供應鏈
川普關稅衝擊關鍵醫療設備供應鏈

業界警告稱,川普關稅引發的貿易中斷將推高醫院採購醫療器械的價格。

健康
美國廉價減重藥管道收緊,仿製藥市場逐漸降溫

在宣佈短缺正式結束後,藥房被要求停止生產定製版Wegovy和Zepbound。

科學
科學家首次在實驗室重建大腦回路

這一研究突破有望爲嚴重疼痛提供新的治療方法。

醫療
英國婦女面臨激素替代療法的「地區歧視」問題

一年來倫敦的激素替代療法處方量成長速度高於其他任何地區。但系統還沒有跟上,處方率仍然大大低於應有水準。

高昂的醫療費成了中國經濟之痛

所謂的「災難性醫療支出」讓中國一些家庭承受重壓。爲了應對可能突然生病,中國家庭不得不積極儲蓄、減少消費。

醫療
針對器官衰老速度的「快速簡便」血檢可發現疾病風險

研究人員發現,一項可測出內臟器官衰老速度的簡單血液檢測,可幫助警示罹患肺癌等30種疾病的更高風險。

如何從公司運作洞察關於集採的爭議

劉遠舉:醫生說藥不好,醫保部門說藥好,在有限的資訊下,普通人該如何理解其中的爭議呢?

該給孩子喫減肥藥嗎?

一場關於如何治療兒童肥胖症的爭論正在醞釀,一些人支持服用減肥藥物,其他人則警告其可能對身體成長產生影響。

製藥
西方藥企對中國「改良型生物藥」興趣上升

大型藥商近年在中國達成了更多交易,買下在中國以外研發和銷售中國藥物的權利,以利用快速試驗所產生的早期數據。

投資者對肥胖藥交易失去興趣

已有藥品的銷售額令人失望,候選藥的試驗結果出乎意料,抗肥胖藥的市場規模受到質疑,這都令醫藥行業受到衝擊。

製藥
監管機構:美國藥物福利管理公司通過抬高藥價獲利73億美元

聯邦貿易委員會表示,美國最大幾家藥物福利管理公司抬高了多種救命藥物的價格,包括治療心臟病和癌症的藥物。

健康
專家呼籲徹底改革診斷方法以應對肥胖危機

慢性病的激增引發人們緊急尋找更好的診斷工具,以改善數百萬高危險人羣的治療機會。

英國生物技術公司新藥降低量身定製式癌症療法副作用

Autolus用於治療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的新型Car-T細胞療法在美國獲批,該療法與癌細胞結合所需時間更短,因此副作用更小。

安樂死
輔助死亡法案面臨的科學難題

阿胡賈:輔助死亡法案想要將對象限制爲剩餘壽命不足6個月的人,但是科學無法準確預估一名患者的剩餘壽命是否不足6個月。

科學
細胞「谷歌地圖」項目揭示細胞在疾病傳播中的作用

瞭解細胞功能的努力有望解鎖有關個人健康的重要資訊。

糖尿病
全球糖尿病發病率翻倍,患者卻得不到治療

《柳葉刀》的研究發現,過去30年來糖尿病病例急劇增加,數百萬人無法獲得藥物治療。

施樂輝
施樂輝因中國需求疲軟下調業績展望

英國醫療設備製造商受到中國將大額合同授予低價競標公司的帶量採購計劃的影響。

健康
現代病反映了人類的成功

布希:雖然身體和精神的現代病對當今社會是一種挑戰,但這些問題的存在事實上反映了人類的成功。

防疫
禽流感和猴痘疫情表明人類未從新冠疫情中汲取教訓

公共衛生專家表示,需要採取更加積極、更加協調一致的應對措施遏制病毒。

醫療
英國率先開發新型合成觸摸技術

倫敦大學學院推出新的觸覺感測設備,可以幫助醫生及早發現疾病並推進機器人手術。

NHS
官方審查發現英格蘭NHS處於 「危急狀態」

英國官方報告稱,保守黨的緊縮政策和失敗改革嘗試導致了英格蘭醫療服務質量下降。

健康
研究:糖尿病藥物或可預防癡呆症

研究發現,服用SGLT-2的糖尿病患者患癡呆症的可能性較低,製藥公司開始就這一用途展開更廣泛試驗。

猴痘
專家警告:非洲猴痘病例激增,必須加強監測

傳染病學教授奧戈伊納表示,由於缺乏監測,病例數可能被低報了。

疫苗
BioNTech/輝瑞「新冠+流感」聯合疫苗在後期試驗中表現不佳

輝瑞和BioNTech的股價較2021年的峯值已分別下跌52%和78%。

醫療
達摩健康胡卡:中日醫療市場對接分析

達摩健康聯合創辦人胡卡受訪表示,良好的醫療條件是日本人健康的保障,醫藥分離,完善的轉診制度都讓醫療行業更加規範有序。

科學
研究:新型抗衰老療法可使小鼠壽命延長25%

這種療法涉及能幫助墨西哥鈍口螈斷肢再生的一種蛋白質。

NHS
NHS關節置換手術等待時間比疫情前要長得多

研究發現,其他可比國家的醫療服務恢復速度要快得多。

同仁堂
同仁堂醫養申上市增併購,靠老字號突圍

擁有三百多年曆史的北京同仁堂全力進軍中醫醫療領域,尋求港股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