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醫療

醫療革命:創新模式重塑新興經濟體健康版圖

Prof. Sundara:在資源有限且人口持續成長的國家,面對日益成長的醫療服務需求,創新的醫療服務方式已不是可選項,而是必需項。

全球醫療體系正經歷鉅變。這場變革由患者需求升級、技術突破與對普惠醫療的迫切呼喚共同推動。尤其在資源有限且人口持續成長的國家,面對日益成長的醫療服務需求,創新的醫療服務方式已不是可選項,而是必需項。

發達國家中,患者與全科醫生的平均面診時間僅13至15分鐘。這樣倉促的互動,往往難以解決老齡人羣的複雜需要,無法充分解答患者的疑問,也難以進行復雜治療方案所需的必要溝通。發展中國家的困境則更爲嚴峻:醫護短缺與基建不足導致優質醫療觸不可及,最終引發療效不佳、患者不滿與資源浪費的三重危機,全球醫療系統因此承受巨大壓力(見註釋1)。

爲彌補需求上升與醫療供應不足之間的差距,幾種創新的醫療服務方式應運而出。傳統認知中,醫療服務的普及性、費用與質量如同「不可能三角」,改善其中兩方面往往會以犧牲第三方面爲代價。但新興市場的創新實踐正在證明同時滿足三者並非完全不可能。醫療專家相信在不犧牲醫療質量的情況下,仍有可能改善醫療的普及性及降低費用,尤其對發展中經濟體而言。發達國家專注於虛擬分診、遠距護理和居家醫療等模式,通過數字技術實現服務創新。然而,新興經濟體的首要任務是提升醫療可及性和降低費用。本文將會針對新興經濟體,探討創新的醫療模式如何重塑醫療體系,使其更具韌性並更好滿足當地人羣的實際需要。

您已閱讀22%(541字),剩餘78%(197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明德商論

本雙週專欄是由港大經管學院的專家教授撰寫,將爲讀者提供對商業、金融、經濟和科技領域最新趨勢和創新的獨特見解。港大經管學院致力於培養一流的商業領袖和推動學術和相關研究,在亞洲導向經濟發展的世界大潮流之下,爲香港、中國乃至世界各國的發展提供不可或缺的動力。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