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穩定

金融穩定法與央行法修訂:意義何在

李永寧、溫建東:金融穩定法與央行法,一個涉及物價穩定促進經濟成長,一個涉及金融穩定,都是中國宏觀穩定的基本大法,意義何在?

報告:氣候變化對金融穩定的威脅超過新冠疫情

發出這一警告的同時,歐盟可持續金融技術專家菲利波納建議收緊針對銀行對化石燃料集團放貸的規則。

Facebook虛擬貨幣計劃再遭打擊

金融穩定委員會和英國金融市場行爲監管局加入英國央行和G7行列,警告稱它們不會輕易放行Facebook的Libra貨幣。

比特幣
BIS總裁:各國央行應打擊比特幣

卡斯滕斯表示,比特幣和其他加密貨幣可能會「依附」主流機構,成爲「金融穩定的威脅」。

從萬科到萬達,大佬的黃昏

徐瑾:今年不少中國企業家老面孔離場,或也是商業大佬從國際市場上回撤開始。所謂守規矩既是對市場,也是對監管者。日本企業的國際化,對中國有何啓示?

BIS:加息過遲將威脅金融穩定

國際結算銀行稱,長期維持低利率可能導致債務積累和金融市場冒險行爲失控,威脅未來金融穩定和宏觀經濟。

防控金融風險的兩難:金融過度還是金融抑制?

劉哲:面臨結構性不平衡,過度監管和監管真空並存,如何防範金融風險又不至於監管過度,需認識當前金融風險的本質。

中國式「縮表」,謹防政策超調

章俊:今年不僅是「監管年」,而且是「政治年」。如果下半年政策被迫再次轉向的話,應兼顧「穩成長」和「控風險」。

中國應確保金融穩定

劉陳杰:對中國金融週期指數監測顯示,當前中國的金融週期處於高漲階段,維持金融穩定是重中之重,刻不容緩。

ECB:新興市場放緩影響歐元區金融穩定

歐洲央行《金融穩定評估》稱,雖然歐元區經濟前景好轉,而且歐元區銀行對歐洲以外新興市場經濟體幾乎沒有直接敞口,但對中國的擔憂仍會影響歐元區,因爲這種擔憂影響全球信心。

宏觀政策東風西漸

渣打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李籟思:過去數十年間,亞洲各國政府從西方學到了抗通膨政策的益處。如今,亞洲可以向西方輸出關於宏觀審慎措施的經驗。這些經驗應該成爲世界各國政策組合的重要組成部分。

歐洲
歐洲金融三難困境

歐洲央行理事斯馬吉:歐洲共同市場在金融一體化、金融穩定以及國家監管自主這三個目標之間存在衝突。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