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中國經濟

從萬科到萬達,大佬的黃昏

徐瑾:今年不少中國企業家老面孔離場,或也是商業大佬從國際市場上回撤開始。所謂守規矩既是對市場,也是對監管者。日本企業的國際化,對中國有何啓示?

2017年的夏天酷暑不退,中國資本市場場內場外,也酣戰正熾。

7月19日,北京萬達索菲特酒店的「三國殺」被各路大小媒體自由演繹,從推遲發佈會到背景板上「富力」字樣的神出鬼沒。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融創集團董事長孫宏斌、富力地產董事長李思廉三人觥籌交錯之間,六百多億的交易敲定。融創以438.44億收購萬達13個文旅城項目91%的股權,富力以199.06億收購萬達旗下77家酒店。

萬達從2000年起就發力商業地產,和地方政府合作緊密。全國大小城市的94座萬達廣場鋪就其成功之路,將商業中心、酒店、步行街等模式結合得駕輕就熟,僅萬達旗下酒店就有四個品牌;而2010年之後萬達在文化旅遊等領域更投入不少,王健林在6月30日還爲哈爾濱萬達城開業站臺。

您已閱讀11%(320字),剩餘89%(272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徐瑾經濟人

知名青年經濟學者,貨幣三部曲作者。FT中文網經濟主編,經濟人讀書會創辦人。 徐瑾近年出版《貨幣簡史》《徐瑾經濟學思維課》等書,連續入選「最受金融人喜愛的十本財經書籍」;《白銀帝國》由耶魯大學出版社推出英文版,獲《華爾街日報》《亞洲書評》等權威媒體好評推薦。 WeChat公衆號:重要的是經濟 讀者WeChat號:xujin2023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