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是共識瓦解的一年,無論是國內改革共識還是國際全球化共識,曾經大家期待相信的一切都面臨煙消雲散的風險,這爲2017年帶來諸多不確定性。
即使對於連續的財經觀察者,今年年終展望也並不容易,對比過去五年,當前政策籌碼和時間視窗也出現變化。2012年,我在《2013,叩問中國經濟之路》中,較早揭示經濟潛在增速下降是大趨勢,隨後《2014:中國經濟黑天鵝 ?》展望2014年難題在於轉型的被動進行,主動降低成長的籌碼無多,2014年撰寫《2015:中國經濟五大風險》時則呼籲平安第一,因爲國際、政府、企業、機構等四大風險最終會傳導到居民端,到了2015年展望,在《2016:中國最大的風險是什麼?》已經明確預警匯率風險。
比較之下,2017年並不樂觀。在2015年回答「哪一年是中國經濟最困難一年」慣常問題時,我就認爲2017比起以往每一年都更加艱難。儘管如此,現實發展仍舊比預測更甚,未來不確定恐怕仍舊超過最苛刻觀察家的預期。當前在中國經濟的藍色天空中有兩朵烏雲,一朵是國內債券市場風險,另一朵則是中美貿易風險。
您已閱讀17%(456字),剩餘83%(227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