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中國經濟

2016的中國糾結:貶值兇猛與匯率迷思

徐瑾:如何理解當下人民幣的貶值趨勢?進入2016年歲末,人民幣連續走低,兌美元匯率中間價創下8年低位。

從2015年起,原本波瀾不驚的人民幣,日益成爲影響中國經濟最重要的維度。

進入2016年歲末,人民幣連續走低,兌美元匯率中間價創下8年低位,11月25日報6.9168。年中不少人尚且把6.7作爲重要關口,10月FT召開年度論壇,我主持首席經濟學家圓桌環節,經濟學家們多數對於人民幣今年之內走勢看到6.8,這其實也當時市場主流看法;然而進入11月末,人民幣卻已經跌破6.9,如果不是中國央行強力出手,「破7」不過時間問題。

人民幣緣何走低?除了近期的美元走高影響,放在長時段思考,線索會更爲清晰。這首先是對於過去單邊升值的市場修正。2010年末以來,人民幣一路走高,直到2014年中之後開始出現貶值趨勢,期間人民幣兌美元從6.8左右開始升值,最高接近6.1,回調到如今的6.9。匯率曲線變化之外,則對應著中國居民的買買買與各類企業出海的經濟圖景。也正因此,當前人民幣走低,首先是過去漲多了,這是最直觀的理解。

您已閱讀23%(401字),剩餘77%(137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徐瑾經濟人

知名青年經濟學者,貨幣三部曲作者。FT中文網經濟主編,經濟人讀書會創辦人。 徐瑾近年出版《貨幣簡史》《徐瑾經濟學思維課》等書,連續入選「最受金融人喜愛的十本財經書籍」;《白銀帝國》由耶魯大學出版社推出英文版,獲《華爾街日報》《亞洲書評》等權威媒體好評推薦。 WeChat公衆號:重要的是經濟 讀者WeChat號:xujin2023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