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圍牆

美國
柏林圍牆倒塌使美國失去了什麼?

加內什:柏林圍牆倒塌後,美國的某種國家觀念也隨之消失,隨後而起的是無休止的黨派之爭。

中國傳媒上的「柏林圍牆」

錢鋼:30年前倒塌的柏林圍牆是一個政治符號。二戰後,從切分柏林、修牆到牆的倒塌,70餘年,中國對它的政治立場兜了一個圈。

外交
柏林圍牆倒塌給後世的啓示

佐利克:30年前,柏林圍牆倒塌。不到1年後,兩德統一。30年後,我們可以從當時的外交中汲取有益教訓。

歷史比國內政治更重要

利思:里根著名的布蘭登堡門演說發生在柏林圍牆倒塌兩年前。更值得思考的是,老布希在柏林圍牆倒塌後為什麼沒有發表演講。

速讀
柏林圍牆的倒塌與今天

柏林圍牆的倒塌不僅是25年前東歐劇變的象徵,直到今天它仍有巨大的現實意義,它提供了一個「永久性撫平過去的傷痕」的機會。FT歐洲版主編託尼•巴伯寫道。

政治
柏林圍牆帶走了什麼?

FT歐洲版主編託尼•巴伯:柏林圍牆倒塌已經25年,如今多數東德人正享受著高水準的生活和充分的自由。對於民主德國時代,心懷眷戀的人實屬少數。

默克爾
德國外交政策應「有所作爲」

FT專欄作家斯蒂芬斯:在烏克蘭問題上,歐巴馬政府已「退居二線」,德國總理默克爾因此成爲能主持局面的西方領導人。面對強硬普丁,謹慎的默克爾需要變得更強勢。

政治
這一次,誰會贏?

FT中文網撰稿人覃裏雯:25年前,柏林圍牆倒塌。之後發生的很多事情,已經撼動了這一事件曾給人們帶來的希望。柏林圍牆倒塌的遺產可能已被揮霍得差不多了。

波蘭
紀念25年前的波蘭大選

1989年的夏天,波蘭的大選和新政府的組建開啓了多米諾式的東歐國家和平轉型的序幕。有人稱之爲奇蹟,那麼這個影響世界的奇蹟是如何發生的?它對今天的人們有何教育意義?

德國
推倒無形的柏林圍牆

FT專欄作家昆廷•皮爾:雖然柏林圍牆早已被推倒,但是德國人的心理隔閡今天仍然存在。可能還需要再經過一代人,東西德人們才能克服相互猜忌。

資本主義也應拆除柏林圍牆

資本主義是漸進調整的過程,既需要道德,也需要市場和監管。畢竟,修建「柏林圍牆」的,正是那些確信所有問題都只有一個答案的人。

戈巴契夫的敗筆

FT專欄作家勞埃德:戈巴契夫很早就享有蘇共高層特權,脫離現實,未能意識到人民對消費的渴望,也沒有預見到自己放手的變革竟會失控。

柏林圍牆是怎麼倒塌的?

美國參議員、共和黨前總統候選人马侃:回首20年前柏林圍牆的倒塌,我認爲對極權主義的最深遠打擊來自於人們對人權的普遍嚮往。

FT社評:柏林圍牆倒下之後

20年前當人們推倒柏林圍牆時,很少有人能預見這件事的後果。抓住了這一時刻,他們便創造了歷史。但20年後,新的「牆」正在更東的地方重新顯現。

FT中文網專欄作家長平:每捶砸一次,都可能立起一堵新牆。在各種觀念之牆面前,建立多元理性對話機制,是通往無牆世界正道。